随着本市高温天数屡创历史纪录,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对太阳光紫外线辐射的防护,色彩鲜艳的防紫外线服装走俏市场。厂商的宣传中,紫外线防护服都标上了“UPF50+”、“UPF 40+”等防晒系数。但是,防晒服真能“防晒”吗?市消保委今天上午通报的比较试验显示:32件样品中仅有1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符合率仅为3.13%。
最近,市消保委工作人员随机从市场上购买了32件防紫外线服装,其中14件为大型商场购买,18件为网络商店购买,价格从62元至483元不等。所购商品均以不同方式明示或暗示具有防紫外线或防晒功能。经检测,32件样品中,仅有1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些商品标称具有“抗紫外线,强大的紫外线隔离性能”、“防日晒”、“全面防紫外线科技,有效过滤太阳光,为皮肤提供完善的保护”等性能,但大多没有明示依据。
防紫外线性能测定有国标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测定》规定,防紫外线产品标签上应标有数值、国家标准编号和提示三项基本内容。当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40,且日光紫外线透射比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所谓紫外线防护系数,是指皮肤没有防护时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越大,对皮肤的防紫外线防护功能就越强。
但市消保委检测结果表明,32件样品中有29件的紫外线防护系数小于15,占全部样品的90.63%。标有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的18件,其中17件不符合其产品明示值。如标称由新丽运动用品(珠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女装超轻运动外套(标称商标:NIKKO,货号:NJA-3273003,规格型号:175/96A XL)标注的紫外线防护系数为50,实测值仅为20 。未标注紫外线防护系数,但明示具有“抗紫外线”或“防晒”功能的14件,经检测其紫外线防护系数均小于15,不具有防紫外线性能。
为验证防紫外线服装与普通服装的在防紫外线性能上的差异,市消保委随机购买了一款普通黑色纯棉短袖针织T恤衫进行了对比检测。经检测,其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50、日光紫外线透射比<5%,达到防紫外线产品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
网购产品安全项目不达标
市消保委发现,本次比较试验中的网购产品质量更加堪忧。其中,有2件商品的pH值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要求,均购自天猫商城。其中天猫emintribe渔民部落户外旗舰店所售标称由广州渔民户外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女款超轻皮肤风衣(标称商标:emintribe 渔民部落,货号:122404,规格号:L),天猫humbgo运动户外旗舰店所售标称由福州汉邦尚品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儿童款皮肤风衣(标称商标:humbgo 汉邦尚品,货号:301K31,规格号:140),pH实测值分别为9.1和8.8(标准值要求4.0-8.5)。pH值是服装的基本安全要求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可防止外界病菌的侵入,若贴身服装的pH值超过人体皮肤适宜的范围,容易引发皮肤瘙痒、过敏、炎症等。
功能服装亟待改善“功能”
防晒、防水、抗皱、保暖……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功能服饰成为厂商吸引眼球的“卖点”,功能服装的价格因此扶摇直上。但是,市消保委比较试验显示,这类产品标注标识混乱,有的既无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也无产品名称。有的产品标示“UPF50”、“UPF30+”、“UPF30”、“Sun guard 30+”,有的标示“抗紫外线”,有的标示“防日晒”、“全面防紫外线科技”,有的则用英文来说明样品具有防紫外线功能,让消费者难以辨别。
功能服装亟待改善“功能”。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许多普通服装也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相同服装的防紫外线性能,深色的比浅色的好,面料厚的比薄的好,面料结构紧密的比疏松的好,聚酯等合成纤维比棉、真丝等天然纤维好。不要轻信商家的过度宣传,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理性选购防紫外线服装产品。(记者 薛慧卿)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