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区年初接通知"取消台账" 至今仍未减负

2013年08月27日 11:18   来源:扬子晚报   董婉愉
    南京出台七项规定减轻基层台账负担南京社区台账被指弄虚作假官方回应:整改反思媒体批南京社区台账弄虚作假成"表面文章"
    最近省市有关部门都在提倡为社区工作者减负,让社工返回到为居民做实事的本职工作中,其中针对社区压力最大的“台账”(社区各类活动及资料等的流水账)多有提及。据悉,目前社区各类台账多达二十几种200多项。扬子晚报记者近日深入南京一些社区采访获悉,今年初他们都接到市民政局发出的“取消台账”的通知,然而由于各部门长期以来在各项评比中很看重台账,基层社区非但不敢取消台账,还要增加各部门要求的在数字信息化平台的登记。
    
    负担一 活动编成模块居民并不买账
    
    心坏没坏,偏不偏,好不好?这不是讲故事,而是南京市有关部门在全市各社区举办的“道德讲堂”活动,该讲堂要求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到会居民须在大几十人到100人,讲堂还设计了自我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和送吉祥等6个内容模板,其中“心眼坏了没”就是自我反省的内容。建邺区某街道大学生社工小刘(化姓)告诉记者,自去年5月以来,他们共组织了10多场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送吉祥”:向居民承诺将会派送小纪念品如毛巾肥皂等,否则居民根本不来。
    
    小刘透露,模板对活动还作了很细致的要求,仅以布置会场来说,就要有隔音墙、感言墙等来营造气氛;活动结束后还必须填写规格及内容统一的《记录表》。他说,模板设计得并不合民情,如“心坏没坏,偏不偏,好不好”就不被接受。因此在实际活动中,改成让居民说说近来自己做的好事和遗憾的事等。
    
    负担二 文本台账够多还得及时上网
    
    如果说活动类的台账还有记录的价值,那么社区每天琐碎的日常工作,又能有多少记录在案的价值呢?小刘在四五年的基层工作中,亲历了台账由纸质到信息化平台同时建档的过程。普通的一次党员教育活动,事后他要把内容先记录为文本台账,然后输入电子版,首先发送到区一级的“社区网”;再发送到“街道党建网”;再发送到市有关部门专门针对村委会设立的“阳光村居”;继续发送到市有关部门建立的“智慧平台”——这个平台对时间和节奏的要求十分严格,任何信息必须两天内刷新,否则无法登录。对社区来说,做了事没有信息化平台数据,就意味着考评将陷入被动。
    
    小刘说,社区所有的社工们还需要每天完成一个硬任务,那就是对“钟山清风”微博需要每天转发、评论。“我们服务的居民多半是老人,他们不会上网,就只有全体社工不停地转发和评论了。”这样就可以完成社区的点击任务。
    
    负担三 创建标准不同材料推倒再来
    
    近几年间,社工们普遍感觉台账工作压力最大的就是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的创建。在最近一次的创建台账中,他一个人把之前3年社区所有相关创建的内容登记造册——好在前面信息化平台的完善,很多资料他是从网站上下载的,尽管如此,也做满了十几本。谁知刚感觉如释重负,他很快接到要求:省里的创建标准与南京市的标准不一样,必须推倒重来!他不得不立即与社区其他五六位社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整理材料数据,赶在时间节点前把台账上交。
    
    记者问小刘:各级各部门要求社区做台账和活动等,他们对付出劳动的社工们有没有回报或购买服务?小刘说,所有的任务都是上级要求的,如果不完成任务,社工们每月或每季度的绩效考核工资,将直接受到影响。他们哪敢奢望费用?
    
    对市里出台的取消台账的要求,他非常不乐观地说:“所有的考核评比都是以材料或记录为依据的,一旦取消,将来怎么考核社工、评比社区?”记者告诉他,将来会以居民的满意度为唯一依据,他表示对此没有多少信心。
    
    无奈
    
    台账减负通知年初就收到但台账一项也没取缔
    
    南京市政府2012年12月27日向社会公开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准入的通知》中提到,“……按照能删就删、能并就并、全面压缩的原则,决定大力压缩影响社区工作、增加社区负担的各种会议、台账、材料、报表,规范面向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和创建达标活动。”其中明确提出“精简社区台账”:对目前进入社区的11类60项台账一律取消(文中提到的道德讲堂、文明创建等都在取消之列)。而对于信息化数据的要求,则明确“将经过准入的社区工作资料,依托社区管理信息平台,整合为五项电子台账,即党群、平安、和谐、自知、服务”,并对每项电子台账也规定“记录条目仅限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效果”。
    
    记者在社区走访中也了解到,对于上述文件,他们“今年初都收到,但台账一项也没取缔”。主城某区民政局一位局长表示,活动及台账的任务来自省市各部门,小小的区和街道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常常这些部门对社区的考核评比又把这些作为依据,“我们知道社工们压力大,可是谁敢率先说不?”
    
    再回到记者采访的建邺区上述某社区,小刘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大型社区来说,居民间的调解任务很重,几名分管居民纠纷的社工,往往白天走访居民家庭调处矛盾,晚上必须赶完当天的材料才能回家,3个专职社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个社工面前一尺高的台账真的不算什么,不少社区还专门拿出房间堆放台账材料。”

(责任编辑:武学佳)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