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丽江导游疑用运猪车接送游客 途中不许发声响

2013年08月29日 15:34   来源:羊城晚报   
    28日,杭州网友方先生(@汽车后服务业先行者)发微博爆料:近日他在丽江玉龙雪山遭遇“黑导游”用疑似“运猪车”接送游客,而且途中还不许乘客发出声响。对此,丽江宣传部门称,方先生可能遇上了当地人违规组织的散客团。

    据方先生介绍,23日一早,“原以为出发前往玉龙雪山了,导游说要去与束河古镇团家属会合,到了停车场发现,现场停着几辆遮着篷布的小货车,与运猪车相似,车厢里放着几张沙发和草垫。车旁站立着好几个当地黑壮小伙子”。

    “此时,导游说现在是玉龙雪山旅游高峰期,进山需要排队四五个小时。我们坐这种车进山就不用排队,到了索道站还可走VIP通道。”方先生说,“由于不熟悉当地情况,担心要是不上车,再去找车就会延误进山时间,也怕扫了朋友的兴。”原来方先生的朋友与当地旅行社做好了对接,已经给每人交了550元的费用,而且此时想要换团换车已来不及了。

    无奈之下,方先生一行十多人都上了车。这时,一名壮汉也跟着进了车厢,随后车厢门被人从外面锁上,顿时漆黑一片、空气浑浊。“车厢内的壮汉要求我们不能说话和发岀声响,”方先生回忆,车辆启动后开得飞快,经过了近50分钟的颠簸后,车终于停下了。下车后他发现,车停在一片荒山野岭中,随即方先生一行又被要求换乘了两辆面包车,兜兜转转终于到达索道售票处。

    买好索道票后,大家发现,同行中的一名小女孩不见了。导游不但不急着找人反而开始发飙,对着大家乱骂,“说小孩没买票,她不负责。”方先生一行心急火燎地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小女孩,原来她只身一人去找洗手间。

    当方先生等人准备搭乘景区的电瓶车时,却被拒绝,原因是他们根本没买门票和电瓶车票。大家顿时傻眼了,方先生最后才知道,原来之前联系的旅行社把这个团“卖”给了当地的“黑导游”,被要求搭乘小货车根本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是为了逃避景点门票等费用。而方先生竟然始终不知道旅行社的名字。

    记者28日拨通了方先生提供的导游电话,该女导游承认自己是本地人,“做的是散客,自己在弄,没有公司”。

    丽江市委宣传部一位姓张的副部长则表示,当地将调查核实此事。他表示,当地正规旅行社不可能用货车运送游客,除非是部分非法经营的“黑导游”,“我们有提醒,但部分自助游的游客贪图方便和便宜,上了这类‘黑导游’的当。”他表示,当地将对旅游行业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