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立足于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规划》单列一章,提出整合济南莱芜两市资源,建设济南莱芜协作区,加快两市同城化发展。
决策规划布局“三统一”
突破的不仅是地域,更是心理
7月25日、8月10日,莱芜市两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曾长期在济南工作、现任莱芜市委书记的王良表示,要围绕交通、通信、户籍、公共服务、产业对接、政策争取、舆论宣传等重点工作,抓好研究、对接和推进,推动济莱协作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了解到,此前,济南市与莱芜市已经签订《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市交流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并在产业配套、科技交流、生态旅游等方面开展了对接与合作。
省政协委员、曾任莱芜市规划局长的赵涛认为,济莱同城化,突破的不仅是地域,更是心理。莱芜市要按照“省会副中心”的定位要求来谋划发展和建设。《规划》提出,两地率先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三个统一”。统一进行重大决策,协调解决融合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一编制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统筹协调资源开发、要素配置、生态环境、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等重大问题。统一重大布局,统筹两市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强化产业配套协调。
加快实现五个同城化
推行居住证“一证通”制
《规划》中着重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加快实现济南莱芜“五个同城化”,包括:
交通同城化。开通城际公交线路,实行公交卡两地通用。尽快启动济南至莱芜的城际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加快国省道公路改造建设。减免或降低济南与莱芜之间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取消济南与莱芜省道通行费。
通信同城化。推动济南与莱芜通讯并网升级,率先实现两市区号统一,取消长途费、漫游费,构建统一信息网络平台。整合济南、莱芜广电资源,实现两地广播电视频道交叉落户。支持济南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济南、莱芜实现光纤主干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市、无线宽带网覆盖市区。
户籍管理同城化。实行两市居民在济南、莱芜之间网上户口迁移和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推行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实现两市居民自由流动。允许自愿申请当地常住户口,享受当地居民同条件的各项合法权益。
公共服务同城化。制定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跨区域培训教育等就业服务制度。探索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和同城结算机制,逐步统一标准,推动社会保障关系互联互认和正常转移接续。推进两市资源共享,支持联合办医、办学,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推动两市居民在医疗、教育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资源配置同城化。建立济南、莱芜两地统一的支付清算体系、征信体系。降低银行卡区域内收费标准,对济南、莱芜两地银行汇取款等业务免收异地业务手续费。推动驻济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莱芜设立分支机构;依托济南“中国软件名城”优势,在莱芜规划建设鲁中软件基地。建立济南综合保税区鲁中(莱芜)保税区。推动济南钢铁产能向莱芜转移,大力发展钢铁精深加工。加强济南整车企业与莱芜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协作。
财政、土地政策支持
引导驻济金融机构到莱芜设点
《规划》中在财政、金融、土地创新、改革、省会城市拓展等方面专门提出政策支持。包括:
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引导驻济各类金融机构到莱芜设立分支机构。
鼓励两市加大土地挖潜力度,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在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安排上给予倾斜。
规划建设“济南创新谷”。增强省会城市高职、中职教育活力,支持济南高职、中职院校跨区域联合办学。增加济南、莱芜驻济普通高校本科生走读招生计划。
支持济南适时研究调整优化市内行政区划,推动济阳县、章丘市“撤县设区”。把济南市作为全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城市,逐步放开城乡户口迁移限制。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