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拉萨河纪行:在那开满鲜花的地方

2013年09月03日 13:28   来源:西藏日报   董秀丽 李勤 孙开远 王匀 向远湛

  村落特点:

  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岗德林村位于318国道旁,是一个以设施农业生产及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导,运输业、建筑材料业、商业服务并举的城郊经济行政村,村子建有蔬菜花卉农业合作社,现有温室1260个,截至2012年底,参与蔬菜种植的当地群众为595户,这几年村里经济发展迅速,村民们走上了富裕路。

索朗(右)在温室大棚内介绍种植花卉给自家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摄影:程朱荣

  堆龙河与拉萨河交汇的地方有一个叫岗德林的村子,据说很早以前该村7组有一位十分有名望的贵族,其庄园取名为岗(本义为“山丘”),后人为纪念其对周围农牧民的眷顾,就沿用了岗这个名字,“德林”意思是“安乐洲”,岗德林由此得名。

  岗庄园一直到1977年还住着人,村党支部书记阿奴说,1959年民主改革后,岗庄园就被分给村民居住,书记阿奴的家也曾在这里。

  庄园旁边有一棵古老的柏树,听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树高达数十米,因此当年从日喀则方向来拉萨的人,远远地看见这棵树就知道拉萨快到了,这棵柏树也因此成为拉萨的地标。据村民说,用这棵树的树皮或者树枝点燃熏眼睛,可以治疗眼疾,这也造成了现在这棵树的下半部分很多地方都没了树皮。据说,当年毛泽东主席去世的时候,因这棵树的神奇功效,专门从拉萨过来的许多人和一些当地人扒下它的树皮来做花圈和祭奠用的东西,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敬爱。

  在岗德林村人的心中,有一位让他们骄傲的历史名人——第巴·索南饶丹,索南饶丹7岁时入哲蚌寺修行佛法,并接受四世班禅额尔德尼所传授的沙弥戒,15岁出任哲蚌寺甘丹颇章强佐,后几年又兼任四世达赖喇嘛的管家,并主持寻访认定了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迎立了五世达赖喇嘛。相传布达拉宫白宫部分是五世达赖令第巴·索南饶丹主持扩建的,由他主持维修扩建的还有大昭寺、热振大殿、噶丹羊巴坚、卫卡曾齐拉康及色拉寺和哲蚌寺的旧大殿。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让岗德林村人觉得骄傲,而现在的岗德林村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村民们日益丰厚的腰包则更让他们感到自豪。

  走进今天的岗德林村,规划整齐的农牧民安居房错落有致,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绝大多数家庭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家用电器和小型农机机械,不少村民已经购置了高档轿车。

  这些变化要从2008年说起。2008年,岗德林村在乃琼镇率先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并正式成立岗德林蔬菜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通过推动蔬菜花卉种植合作社、养猪协会、农机协会的规模化,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目前全村已有168户农民参加了蔬菜合作组织,152户群众参加了农机合作组织,20户群众参加了养猪合作社,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强桑还带领20户村民一起搞起了运输,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岗德林蔬菜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实质运行了12年,现已运行的温室有1260栋,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已达1600亩;2012年蔬菜、花卉产量达到968万公斤以上,固定资产净值已达3024万元,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8个,截至去年底,参与蔬菜种植的当地群众为595户。

  带着这些数据,我们走进蔬菜花卉种植基地。一座座现代而又漂亮的温室大棚整齐地排列着,听合作社副理事洛桑次仁说,无公害蔬菜是蔬菜花卉基地的主要品牌,目前正在扩大花卉种植和栽培,现在只有 6个鲜花品种,有玫瑰、勿忘我、康乃馨等。听着洛桑次仁的介绍,我们信步走进了一个花棚,里面鲜艳缤纷的各色鲜花顿时让我们眼前一亮,鲜红的玫瑰、金色的非洲菊、紫色的勿忘我、白色的满天星……全都肆意开放,绚烂至极。看见如此美丽的鲜花,同行的几位女记者们立即兴奋了起来,叽叽喳喳地围着洛桑次仁问了起来:“花期有多长?”“主要销往拉萨吗?”“一枝花的批发价是多少?”“我们可以买一些吗?”……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洛桑次仁颇有些应接不暇。

  花棚里一位阿佳正在修剪玫瑰花枝。洛桑次仁给我们介绍说,这是岗德林村五组村民索朗,她一年前来到蔬菜花卉基地学习技术,现在“玫瑰花棚”和“勿忘我花棚”都由她打理,一年也增加了不少收入。她的孩子目前在成都上大学,在这里工作可以多挣点钱供孩子上学,还可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她现在已经掌握了打理花棚的技术,并打算明年承包这两座花棚,到时候收入会更多一些。像她这种本地人,承包花棚每年只需要向合作社交2400元承包费,其余收入都归自己,所以这里不管是蔬菜棚还是花卉棚,很多都被个人承包了。

  “这个是什么,怎么长得像草一样?”同行的同事指着一个“放风”的大棚问道。“这个就是藏红花,是我们一个试种的项目,属于比较高档的藏红花品种,现在还没到开花的时候。你们别看这个大棚有点小,有400平方米呢,但是这一个大棚每年的产量只有0.3克,所以价格比市面上普通的藏红花贵很多,等实验成功后,我们就会大面积推广。”洛桑次仁回答道。

  从基地出来,我们看到基地入口处建有蔬菜冷藏、保鲜、初加工、深加工生产区和生产设施,这些经过初加工的蔬菜会根据订单分别送往拉萨的各大超市,实现“农超”对接,让百姓吃上放心菜。

  据洛桑次仁介绍,下一步合作社准备把规模扩大,继续延续蔬菜产业链,带动羊达、波玛两个农业基地。以后岗德林基地只种植蔬菜、羊达基地专门种植花卉,波玛基地则以种植瓜果为主,试行产销联合体。2013年,合作社准备自筹3000万元,再争取政府投资7000万元共1亿元完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含停车场、生态养殖场、健身运动场、生态有机采摘园、儿童活动中心、宾馆等,这些都是为成立西藏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做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有信心在5年内实现公司上市!”洛桑次仁自信满满地说着合作社将来的发展。

(责任编辑:石兰)

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偨椤栵絽鏋ょ紒鎰舵嫹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