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9月1号中午12点,为期三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按理说,经过三个月的修养生息,青岛的9000多艘渔船都应该扬帆出海、大干一场,不过记者发现,现在渔船出海作业的时间越来越短,更有部分渔船常年停在港内,成了“不动产”。
青岛边防派出所民警牛鹏军常年在黄岛区积米崖渔港巡逻。他说,渔港注册的渔船有200多艘,今天管理起来格外轻松,因为上半年就有三分之二的船干脆不出海,这也创下了历年之最。而经过3个月的休渔,在9月份开海后,还有十几艘渔船雷打不动。
牛鹏军:每年出去的船数在减少,一个是船上招工难。第二,他们捕捞的成本在增加。第三,捕捞量在减少。
据了解,今年山东沿海,渔船的产值一般在4到7万元,而生产成本则在5到6万元,保本微利和亏损渔船基本各占一半。不少渔船生产亏损后停产待港。
船主老王:出赔钱,所以就不能出。
而让这些渔船“待岗”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每年固定的“国家渔船燃油补贴”。比如去年,国家渔船燃油补贴标准是每千瓦动力补助1500多元,这样算来,一艘100马力的中等渔船,去年一年就可以“吃空饷”八九万元。
国家的渔船燃油补贴政策大约在2006年前后开始实施,目的是在汽柴油价格高于一定标准时,通过补贴缓解渔民因为油价高而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不过,补贴金额的计算方式是根据渔船马力的大小,乘以固定数额,其实和渔船的实际耗油量并没有直接关系。这样,不出海照样领补贴,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船主老赵:240马力的16万。这两年还多点超出10万了,前几年都是2万、3万、4万。
从2008年开始,国家水产局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停止办理新的捕捞许可证,而有捕捞证是享受燃油补贴的必要条件。对渔民们来说,享不享受燃油补贴,日子可是大不一样。捕捞许可证停止办理后,想获取的话,只能是向有证的船主购买过户,稀缺的资源让许可证价格一再飙升,甚至有价无市。
渔民1:主要是证件贵,7、80万。
渔民2:管多少钱,人家不卖,这个油越来越贵,燃油补贴逐年增长。
其实捕捞船享受燃油补贴的前提,还有一条是每年从事捕捞活动不低于3个月,但渔民们说,这个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就是一纸空文,因为根本没有人去统计,只要有捕捞证,出不出海没关系,甚至有没有船都没关系。
渔民3:办完一个证,来船检了,弄一个船顶一个证。光弄补贴,不出海。
渔民4:最多有三个证的,使这个船船检以后,人家就有补贴了。
采访中,很多渔民建议,应该依据实际的用油量而不是马力大小来进行补贴,因为现在大部分船上都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出海的时间和里程,可以计算。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