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嘎村旁流过的波曲河(左)和桑曲河(右)交汇处。本报记者 次旺 摄
村落特点:
高山环绕,坝子平坦,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色荣藏布的支流波曲河从这里缓缓流过,男人们火红的“次扎”映着灿烂的笑脸,三县交界的乌玛塘乡巴嘎村在书写着幸福的生活。
车轮滚动,扬起一阵灰黄的尘土,心也随那尘土迷蒙起来。“这不是那天我们从嘉黎县回拉萨时走过的路么?”偶尔经过村庄,带队的当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建伟的车却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汽车终于停下来时,却已是在印象中离嘉黎县境只有十多公里的地方了。
这是一个高山环绕的平坦坝子,波曲河从山脚蜿蜒而过,与群山一起环绕着坝子上的巴嘎村。汽车刚刚停稳,就见在村委会房前等候的巴嘎村民迎了上来,他们均为男性,头上火红的缨穗让那仍略有寒意的空气也有了些暖意。
“这个我们叫‘次扎’。”发觉了记者眼中的好奇,巴嘎村党支部书记伦珠指着一位村民的红缨穗说道。原来巴嘎村位于当雄县、嘉黎县以及林周县三县交界的地带,呈三角形,在朴实善良的村民心中,处于三角地带中是不吉利的。而传说也印证着村民们的忧虑。传说以前凤凰专来巴嘎村吃人,由于凤凰怕火,村里的男人们灵机一动,在头上扎起了火红的缨穗,从此凤凰再也不敢来巴嘎村吃人了,但村里男人头饰“次扎”的习俗却一直保持了下来。尽管如此,不吉祥的阴影并未从村民们的心头散去。“巴嘎”是牛毛帐篷的意思,“以前我们这里很穷,整个村没有一间房,村民们只能住自己编织的黑帐篷,所以别人就叫我们村为‘巴嘎村’了。”巴嘎村海拔4000多米,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一天有四季,以前村民们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于是村民们也都将此归因于地形不吉的缘故。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久很久以前,淳朴的村民们就自发集资出力在三角地带的中心位置修建了红白两座塔。红塔叫康布曲登,呈方形,寓意吉祥;白塔叫强久曲登,呈圆形,寓意心地善良,希望藉此来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但似乎收效甚微。直到近几年,随着国家一项一项的惠民政策,这个当雄县最偏远的村庄终于开始了村民们期待已久的变化。
截至2012年底,巴嘎村的村民依靠虫草、矿产资源补贴以及牧业等年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成为了当雄县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村庄之一;巴嘎村486户村民全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石结构的安居房,其中345户已完成了安居工程的升级改造;百分之百的家庭有摩托车,70户家庭有私家车;百分之六十的家庭已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其余居住分散的家庭也都喝上了干净的井水;全村供电并入国家电网,24小时有电;村民们全部参加了医保,看病不再有后顾之忧;通往当雄县城、林周县城、嘉黎县城的公路连接着巴嘎村,以前去趟当雄县城,只能走路或骑马,要走一两天时间,现在到拉萨都只需要几个小时了……
村民们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村里的变化,这时一个同样梳着“次扎”的年迈的老人走进了村委会。老人叫多吉扎西,今年72岁了,是巴嘎村一组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解放以前,他没有一天吃饱过,也没有一天穿暖过,巴嘎村海拔高,六月天里也经常刮风下雪,人们呆在黑帐篷里常有冻死、饿死的。不过现在好了,不仅不用担心挨饿受冻,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了。去年,老人的脚踝不知何故肿胀了起来,不能走路,村民们开车把他送到了拉萨的医院治疗,“治疗费用基本都给报销了,这样的好事以前根本都不敢想呀。”老人感叹道,以前总觉得巴嘎村穷,巴嘎村落后是因为处于三角地带的缘故,现在看来不是了。与老人一样感慨的还有巴嘎村四组的村民达多。达多去年患了肝病,治疗花了5万多元,今年妻子又被检查出肠胃有病,现正在内地治疗。“我和妻子接连患病,如果没有医保,早就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了。”
大家正说着的时候,窗外忽地一阵飞沙走石,接着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洒落下来,大地山间瞬间一片雪白。已是午餐时间了,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端上了一盆盆的热气腾腾的手抓牛肉,和着大家的欢声笑语,让窗外肆虐的狂风飞雪的气势也减弱了下来。大家吃着、笑着,却有一个人仍在不停地忙着手中的活计。原来他是49岁的嘎日多杰,村里牦牛最多的村民。他家有180多头牦牛,年收入10万余元,他手中忙活着的是捻做黑帐篷的牛毛线。“以前村子穷,只能自己做黑帐篷住,现在日子好过了,但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所以有时间我还是会捻捻牛毛线,做做黑帐篷,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嘎日多杰笑着,头上的“次扎”衬着他灿烂、朴实的笑脸,就像一幅鲜艳、动人的油画!
小贴士:
怎么去:巴嘎村距当雄县城88公里,可自驾或包车前往。
看什么:巴嘎村的红白两塔康布曲登和强久曲登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了,是村民心中的神圣之地。男人们头上的“次扎”衬着他们魁梧的身材,也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吃什么:巴嘎村是纯牧业村,手抓牛肉是地道的特色美食,另外酸奶、酥油茶的味道也非常纯正。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