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地飞歌·201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俭不失精彩

2013年09月04日 08:50   来源:新华网   

  “踏平了山路唱山歌,撒开了渔网唱渔歌,唱起那牧歌牛羊多,多过了天上的群星座座……”3日晚,举办了15年、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再次唱响。

  据了解,本届民歌节以“歌圩”为框架,以“回归民歌本源、挖掘民歌内涵、彰显民歌魅力、绽放民歌风采”为重点,民歌比重达到整个晚会编排的90%。同时,组委会还邀请国外一些质朴、优秀艺术团队前来参加晚会,进行民歌交流。

  “没有明星大腕,我们同样可以将民歌演绎得精彩绝伦。”谈起今年的民歌艺术节,总导演孙健君表示,为践行中央五部委节俭办晚会通知,民歌节文艺演出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减法”规则,通过降低票价、缩减舞台规模、减少高空威亚使用、删除焰火和喷泉使用、取消一线明星邀请等措施力争把这台晚会办得节俭、亲民、欢乐。

  记者了解到,文艺演出取消了舞台两侧的歌圩平台及舞台的三层平台和升降舞台,整个舞台面积大概缩减了1000平方米;四个情景歌圩方阵演员从800人减少到450人;演出服装也尽可能使用历届民歌艺术节的资源以及租借本地服装。

  情景歌圩是本届民歌节的一大亮点。《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吹来浓浓的东盟民俗风;《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充满深情与厚意的音符,舞蹈演员以广西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为引子,巧妙地将云南的《小河淌水》、贵州的《好花红》、湖南的《浏阳河》、广东的《落雨大》融合起来,将浓郁的南国风情一一展现。

  在当天的文艺演出上,印尼的《梭罗河》、缅甸的《海鸥》、菲律宾的《孩儿》、马来西亚的《拉沙沙央》等熟悉的旋律,也令观众尽享民歌盛宴。(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