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三河郊野公园示范段开工:打造自然湿地景观

2013年09月05日 09:31   来源:每日新报   

北三河郊野公园效果图

  天津北方网讯:总规划面积达到115.5平方公里、突出呈现野趣和自然美景……从滨海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滨海新区首个重点打造的郊野公园项目——北三河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已经出炉,整个公园将以大绿、野趣、生态、自然为建设理念,为游人提供不同于城市公园的景致。目前,起步区示范段河道清淤、筑堤等建设工程已经正式启动,预计绿化工程将在10月份正式拉开序幕。

  北三河郊野公园规划出炉

  根据最新的《天津市造林绿化规划》,到2015年,天津市将基本建立多功能、网格化的造林绿化体系,在重点建设内容中提出在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北三河郊野公园等3个郊野公园。截至目前,新区首个郊野公园——北三河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示范段实现开工。

  北三河郊野公园以永定新河、潮白河和蓟运河为主要骨架,整合周边用地,规划面积为115.5平方公里,包括中新生态城、滨海北塘休闲渔业科技园、北塘宁车沽渔家乐示范项目、黄港水库、芦苇地、北塘水库、塘沽森林公园等项目。项目整体以“大绿、野趣、生态、自然”为设计定位。初步确定以永定新河防潮闸以西、塘汉快速路桥以东、德州道以北、现状鸿发集团租地边界以南3.5平方公里范围为北三河郊野公园起步区。示范段规划范围为永定新河左堤规划外堤脚30米及蓟运河右堤现状外堤脚30米以内沿河堤绿化,加之河道堤内、外坡的绿化,形成绿化带,西起塘汉公路,北至规划京港高速。

  目前,北三河郊野公园示范段建设工程已经实现正式开工,预计至10月中旬完成土方开挖及回填、河道清淤、筑堤、堤顶路面等工程。

  示范段绿化工程打造自然湿地景观

  北三河郊野公园起步区示范段位于永定新河和蓟运河交汇处北岸,呈带状分布,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大堤路贯穿公园,堤岸整体长度为3444米。目前示范段绿化方案已经经过审议。根据该方案,景观打造主要是以大堤路为界,堤外依照现状地形,以大绿、生态为核心目标,堤内河滩以盐生、水生植物为主,打造野趣、自然的湿地景观。

  根据绿化方案,示范段绿化工程将依据现状划分为三个区,不同区段将以不同植被的搭配凸显不同景致。其中在第一个区段中,大堤路两侧乔木将以白蜡、国槐为主,点缀栾树、香草槐、臭椿等彩叶乔木,堤内在滩涂上栽植成片的芦苇、大米草以及水生植物;第二个路段,堤外30米管理线种植以乔木杨树、白蜡、国槐为主,护坡以白蜡、国槐和火炬、紫穗槐搭配种植为主,景观变化长度为100米,滩地种植成片的芦苇、大米草以及千屈菜、水葱等水生植物。第三个路段为蓟运河防洪闸至规划津港高速,长420米,面积约为4.8万平方米,该地块为原有大堤,在现状大堤的基础上两侧以乔木为主,滩地种植成片的芦苇、大米草以及千屈菜、水葱等水生植物。

  除了各类植被的栽植,在滩涂上还将设置长约3200米的木栈道,栈道将以桐油浸渍防腐木方铺面,共设置10个出入口,2处码头,方便游客观赏自然的湿地景观。

  “在示范段的绿化工程中,将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积极探索寻找节约造价和保证景观效果的平衡点,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佳的景观效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植物栽植形式上采取自然生态种植,以大绿和乔木为主,适当增加大树。绿化工程计划10月中下旬进场施工,12月份完成土方、排盐、种植回填等工程,为绿化种植做准备工作,11月下旬到12月初完成秋植工作,2014年春季,全部工程完工。(记者付卓凝)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