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洛阳龙门石窟新发现一例唐代“佛足迹”图像碑,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例多面刻“佛足迹”石碑。
“与目前国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同类遗物不同,它的碑身多面均刻有佛足。”龙门石窟研究院馆员焦建辉说,“佛足的跟部两侧刻着站立、行走或坐姿的人物形象,其中石碑南面刻画的奔走状僧人,其形象似与玄奘西行求法的传统形象吻合。”
新发现的“佛足迹”石碑,不知何时被砌于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南洞一处补砌的护墙南角底部,用以支撑墙体。其出露部分显示,该碑由碑身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材质一致,均为石灰岩,通体泛红。
焦建辉说,该碑体量巨大,碑身和底座是以整石雕出、组合安装起来的,保存状况较好。此外,图像内容也较简化,没有趾尖莲花、万字符、脚掌剑、鱼、满瓶、海螺等“佛足迹”常见图案。
佛教圣迹之一的“佛足迹”源自印度。中国的“佛足迹”图像,是在唐初由玄奘、王玄策从印度带回并发展起来,而将“佛足迹”崇拜发扬到极致的,则是与龙门石窟有着深厚渊源的唐代女皇武则天。
“史料记载,武则天曾因甘肃成州现佛迹而改年号为‘大足’,反映出武则天崇尚佛教祥瑞的热情,也说明‘佛足迹’崇拜在当时社会的流行。龙门石窟擂鼓台佛足迹图像碑,或许是在这一背景下雕造的。”焦建辉说。 (完)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