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推动防范化解风险取得新成效
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数据共享,强化对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格规范实体经济企业从事金融业务,大力遏制资金“脱实向虚”。大力打击非法集资,重点规范互联网金融,加强对涉众金融、国企债务的预估研判,做好12.20事件等问题的处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坚决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要求,确保不突破债务限额。全力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摸清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特别是核实以PPP、明股实债、违规担保等方式变相举债情况,稳妥处置具有较高风险的隐性债务。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限制信贷资金用于投资投机性购房,坚决防范房地产市场引发金融风险。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完善公共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管控制度,建设市应急指挥平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铁腕整治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重点加强学校、农村、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和食品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三防”实时监测、应急指挥能力,做好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建设“平安海洋”。
强化平安惠州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加强城乡社区精细化治理,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打造社会治安“智慧防控圈”。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暴力活动,持续开展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强化信息网络安全防控,着力解决电信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问题。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三社”联动。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机制。
(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再上新水平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百姓冷暖、群众利益记在心上。投入19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17项民生实事(具体项目见附件),不折不扣落实好省民生实事涉及我市的相关项目,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建设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市,落实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幼儿园,力争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加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力争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4万个。加快“智慧教育”建设,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确保惠州中学如期开学。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抓好10个省教育强镇复评。完善扶持激励机制,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做优做强,建成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三期。支持惠州学院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落实科交会成果,推动国内外高校来惠建设研究院和新校区。
加快健康惠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卫生与健康“十大工程”建设。完善“三医”融合、基层“两生整合”,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杨村、多祝中心卫生院建设,推进7家镇级卫生院升级改造,完成175间省级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落实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抓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加快实施名科、名馆、名医、名产品、名基地等“五名”工程,积极引进具有省级以上领先水平的医疗学科团队。深入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工程,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广泛应用。探索构建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免费对全市常住人口实施体检,免费为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大力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申报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妇幼健康工程,提高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省健康城市试点工作,做好国家卫生城市迎复审。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抓好市美术馆、规划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新建26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具有惠州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的好作品。强化历史建筑、特色街区保护修缮和科学利用,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信息管理系统。扎实抓好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争创全国文化消费示范市。推进“文化+”战略,加快惠阳吉他小镇、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赛格国际动漫产业基地、奥飞南昆山星湖小镇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版权兴业”工程,巩固机关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无线数字信号全覆盖。承办好第四届粤港澳台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开展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举办500场以上全民健身活动,承办好中华龙舟大赛、全国青年花样游泳锦标赛,做好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备战和十五届省运会参赛工作。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7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积极推进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加强基层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多种付费方式并存的复合支付方式。继续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制度,试点推广工伤医疗待遇实时结算。提高低保、孤儿、特困人员生活保障标准。推进“一站三中心”建设,完善社区和居家养老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双拥优抚安置保障工作,完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鼓励老旧住宅楼加建电梯。加强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指导,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援藏援疆援川和对口城市合作等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着力抓好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消防、应急、移民、统计、科普、方志、档案、侨务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提升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落实“党领导一切”的根本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参与珠三角法治政府示范区创建工作。落实集体学法、法律顾问、决策咨询等制度,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打造廉洁高效政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企业和群众过“好日子”,严格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把狠抓落实、有效执行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切实增强群众观念、群众感情,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各位代表!实干创未来,筑梦谱新篇。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始终同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谱写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新篇章,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