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人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黄劲东任韶关市委常委、曲江区委书记(图|简历)

2012年07月30日 13: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国经济网韶关7月30日综合报道 近日,广东省委批准:黄劲东任韶关市委常委、曲江区委书记,韶关市委副书记陈向新不再兼任曲江区委书记职务。

 

    另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此前担任韶关市委副书记的林耀明日前已调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副书记一职由时任韶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曲江区委书记的陈向新接任。

 

 

    黄劲东同志简历

 

    1985.09--1989.07 汕头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学习; 1989.07--1995.02 中山市中山港工业开发总公司开发部科员、海宝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业工发总公司 开发部副经理、经理;
    1995.02--1999.09 中山市中山港工业工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正科级);
    1999.09--2000.03 中山市中山港工业工发总公司总经理;
    2000.03--2001.07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交办主任;
    2001.07--2002.06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副处级);
    2002.06--2002.07 中山市阜沙镇党委书记(副处级);
    2002.07--2008.02 中山市阜沙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副处级);
    2008.02--2008.07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2008.07--2009.02 江城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候选人、区人武部 党委第一书记;
    2009.02-- 阳江市江城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2012.7,任韶关市委常委、曲江区委书记。

 

    陈向新同志简历

 

黄劲东任韶关市委常委、曲江区委书记(图|简历)

 

    陈向新,男,汉族,1968年11月出生,广东潮安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学习;

    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中山大学经济系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7月至1995年8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信访办干部;

    1995年8月至1998年2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干部、副科;

    1998年2月至1998年7月,广东省政府副科职秘书;

    1998年7月至2001年9月,广东省政府正科职秘书;

    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广东省政府副处职秘书;

    2003年6月至2008年2月,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2008年2月至2008年7月,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中共韶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中共韶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中共韶关市曲江区委书记;

    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中共韶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共韶关市曲江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中共韶关市委常委,曲江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12年7月,中共韶关市委副书记。

 

    郑振涛当选韶关市委书记(图|简历)

 

    许红、陈波新晋韶关市委常委(图|简历)

 

    艾学峰当选广东韶关市市长(图/简历)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