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人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铁道部客车处原处长刘作琪受贿290万获刑13年

2013年01月16日 09:48   来源:北京日报   
    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落马以来,不足两年时间,铁路系统不断有涉嫌腐败的官员落马。昨日记者获悉,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客车处原处长刘作琪因收受贿赂290余万元,被本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财产60万元。

    权力寻租从“小”开始

    现年43岁的刘作琪,在落马前曾为客车处处长,主管动车组。已被双规的铁道部运输局原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早年也曾任此职。2011年7月7日,刘作琪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2012年5月11日被检方公诉至法院。

    在还是一名普通职员时,刘作琪便开始了权力寻租。据查明,2006年至2011年间,刘作琪利用担任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客车处工作人员、副处长、处长的职务便利,在客车零部件的生产业务过程中,为相关业务单位提供帮助,先后收受谈某、陈某等7人贿赂款物290余万元。

    2012年11月底,法院经过半年时间的审理,对本案作出判决。法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鉴于刘作琪到案后,如实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同种犯罪事实,系坦白,且其在家属的协助下已将赃款全部退缴,最终以受贿罪判处刘作琪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财产60万元。

    商人为处关系送钱上门

    记者留意到,刘作琪收受的贿赂款多半来自无锡市一位民营企业家。2006年至2011年间,刘作琪在客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为无锡市万里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帮助,先后收受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谈某为其支付的房款等贿赂款192万元。

    谈某在证言中称,自己的公司正是凭借“强大的拿单能力”吸引外资企业与之进行技术合作,给刘作琪送钱是看中他手中的职权。

    合资企业中铁长龙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铁长龙)法定代表人陈某是刘作琪受贿的第二大“贡献者”。中铁长龙官网称,该公司为中国最大的客车整体卫生间供应商,公司市场份额已占铁路市场总份额的95%以上。

    陈某承认,2008年至2010年期间,刘作琪收受了他的20万元贿赂款及价值2.4万余元的金鸟巢一个。陈某在证言中称:“给刘作琪送钱是因为刘有主管的权力,和他维持好关系对企业订单起维持和促进作用。”

    贪到车身每个“器官”

    由于刘作琪拥有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审批权,故而曾向刘作琪行贿的企业几乎涉及火车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卫生间、餐车,乃至开水器和玻璃这些小零部件厂商。“这些部件不涉及行车安全,风险性小,而且用量又很大,才成为贪官的香饽饽。”业内人士如此分析道。

    青岛路锐轨道交通新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铁路客车的电气化餐车厨房等。2009年至2011年,刘作琪利用职务便利,在客车零部件的生产业务过程中为该公司提供帮助,收受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贿赂款10万元。

    2010年间,刘作琪收受一家生产电热器、空气预热器、电热开水器的公司10万元贿赂。2010年至2011年间,刘收受一家供应给水卫生和烟雾报警系统的公司贿赂20万元。2011年间,刘作琪收受一家铁道部玻璃钢构件定点生产厂的法定代表人陈某贿赂款15万元。2008年至2011年间,刘作琪先后收受一家生产交通内饰装备企业负责人戈某给予的贿赂款22万元。(记者王维维)
更多地方人事报道请见

(责任编辑:尹彦宏)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