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襄阳1月13日讯 (记者魏劲松 柳洁、通讯员涂玉国) 年末岁首,襄阳经济发展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该市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250亿元,增长50%左右;实现规模以上增加值940亿元,增长27%左右,全年始终高于湖北省全省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作为中部地区的襄阳,是湖北省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门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近年来,该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去确立了工业立市、“产业第一、企业老大”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目标,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成立央企对接专班不断做大做强“央企板块”,积极改革经济行政部门职能,创新推出了重大项目服务秘书制、“六个一”产业发展推进机制等措施,使该市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该市把改革经济职能部门,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去年,该市围绕“一个龙头、六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对市经信委和招商局职能科室进行了调整,分别成立了七个产业办公室和七个产业招商分局,对每个主导产业组建一个由一名市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产业办公室具体操作。同时,该市还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组建了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对该市产业发展方向、路径、举措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改革政府职能部门,使职能部门服务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有效的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能力,解决了很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该市抓住新一轮央企扩张的机遇,采取把最优质的资源交给最优秀的企业的办法,使央企板块迅速崛起,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该市充分发挥全国“三线军工”重点布点城市和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专门组建了15人的央企对接驻京工作专班,由该市主要领导带队,定期拜会央企,推介该市资源和产业优势,与很多央企业建立了高层互访、定期磋商机制。该市明确提出,把最优质的资源交给最优秀的企业,实行科学发展,在用地、资金、政策、存量资产等资源上积极向央企倾斜,吸引了一批央企投资该市。去年,该市和央企签署各类合作协议36个,协议总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已开工14个,协议金额255.35亿元。
服务环境好坏、办事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一地经济发展速度。该市围绕打造全国同类城市中投资环境最优、审批程序最少、收费最低的目标,积极推行了“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工程,改革行政审批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力推进招商项目快速落地,变协议项目为开工项目,开工项目变投产项目,该市强力推行了每周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重点项目“服务秘书”制,“六个一”推进机制等机制,为企业从签字到投产进行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其中,“六个一”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即: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政策、一个产业基金、一个推进方案,对该市确立的七大产业进行贴心服务;重点项目服务秘书制,即:对于落户该市的重点项目,由项目引进单位或项目引进服务责任主体单位的“一把手”负责,终身包保;项目落户地安排一名本级班子成员牵头包保,并安排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专职协调服务,为项目落户建设和投产运营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
这些措施的推行,有效提升企业落地速度。去年11月27日,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四个中心”基地正式奠基襄阳高新区,这个总占地面积580亩,投资102.9亿元的绿色无污染高新技术项目,从谈判到正式落地,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刷新了“襄阳速度”。
(责任编辑:尹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