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哈尔滨1月19日讯 (记者乔文汇)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锅炉房烟熏火燎、布满灰尘,供热工作条件差,技术含量低。然而,大庆油田的一间锅炉房却与众不同,那里墙壁雪白,地面干净,养着鱼、种着花,司炉工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将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这间锅炉房在大庆油田的火炬供热分公司,安装了3台29MW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108栋楼近5300户居民和6所学校、厂矿供热。记者走进锅炉房时,没看见围着锅炉忙碌的司炉工,只在控制室里看到3名工人坐在电脑前操作,墙上“数字化运行,精细化管理”的标语格外醒目。“我们是地道的蓝领工人,干得却是白领的活。”司炉班长张志峰对自己的工作颇为自豪。
送煤、给风、除渣……张志峰正在操作的“集中供热经济运行分析评价系统”让以往繁重的工作,在弹指间即可完成。“系统能生成和分析各项数据,只要输入一天中的最低和最高气温,就能自动计算出这一天的总耗煤量,以及每个时段应烧多少煤。”他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可以随时调节燃烧,合理分配热量,有效控制成本。”
“热是商品,在保证暖屋子的同时,要像节约一粒米、一滴水那样节约热能。”火炬供热分公司经理李新华说,“这就要改变粗放型的工作方式,掌握各项细化指标,并从中找出节能降耗的潜力”。
李新华从电脑中调出《经济运行指标分析表》,表上列有日平均气温,每个整时的水指标、电指标、煤指标、热指标、锅炉效率、总消耗成本和煤电产出比等数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2011年12月26日:最低气温零下20摄氏度,最高气温零下13摄氏度;实际耗煤271吨,耗电38000千瓦时,热源总投入成本214179元,其中水占2%、电占13%、煤占70%、人工占15%,锅炉效率83.14%。
在供暖季里,每天早晨公司都要召开分析会,根据《经济运行指标分析表》和《与前日对比表》,分析锅炉运行状况,部署本日工作。“应用这套系统前,锅炉效率只有70%多,就是跟着感觉走,每天需供多少热、能供多少热都不十分清楚。”李新华说,为了降耗提效,在2001年锅炉房建成之后,火炬供热分公司就一直抓改造,鼓励大家琢磨好点子。
“你看,这是利用锅炉尾部烟道的闲置空间加装的蛇形管壁,用来回收排烟余热;这是在除渣机上安装的‘排烟罩’,避免了大量扬尘的产生。”司炉技能专家孙立民爱钻研、有干劲,“对锅炉有感情”,他带领的科技攻关小组,10年来已对锅炉进行了紧急补水、紧急泄放、冻煤破碎技术改造等20多项改造。
在对硬件设备进行改造的同时,另一个孙师傅完成了对软件系统的改造。孙尚坤当过5年司炉工,当初觉得原来的系统不理想,需要人工分析和计算,就将有规律的分析和计算嵌入软件里,并对自动控制方面的功能进行了完善。经过反复调试,于2009年成功设计出现在使用的“集中供热经济运行分析评价系统”。
“用鼠标供热”带来了巨大变化,节省了人力,减少了能耗。据测算,近3年来,企业节约资金超过100万元。今年,火炬供热分公司被评为中石油“十一五”节能节水先进基层单位。
(责任编辑:尹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