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广州2月15日讯(记者庞彩霞、通讯员李刚 肖前 王小春) 自主创新,科技兴网。近年来,南方电网正在一步步朝着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方向转变,支撑这一华丽转身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
“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赵建国在去年11月份的科技创新人才会议上如是说,可以预见,南方电网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科技创新“大踏步”。
“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驾驭好这张复杂大电网”
科技创新在支撑电网提高可靠供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1年5月的一天,南方电网公司收到一封来自滇东电厂的感谢信,感谢南方电网近年来研发的输变电技术监督数据分析系统,在远程对电厂设备的健康状态实时监控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诊断出了滇东电厂的裂纹缺陷,为滇东电厂避免了几百万的损失。输变电技术监督数据分析系统目前不仅广泛应用于电网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控,也受到了许多电厂的欢迎。输变电技术监督数据分析系统正是南方电网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向更安全更可靠方向转变的一个缩影。
南方电网五省区,大多地区地形复杂、微气象显著、自然灾害频发,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极大。“尤其是云南、贵州,放在全国、全世界来讲,都算得上网架结构最为复杂、驾驭难度最大的电网了。”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一处长说,每年到汛期、抗冰时,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就十分突出。
“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才能驾驭好这张复杂大电网,才能打造面向东南亚的电力交换枢纽,发挥好绿色水电、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南方电网公司结合电网运行实际开展了大量有五省区特色的科研项目攻关。输变电技术监督数据分析系统在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运行两年来,较好地实现了将电网技术监督缺陷及事故分析由过去“事后分析”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事前预警”创新模式,这个被形象地称为“输变电医疗系统”的科研项目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
“一流的人才队伍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南方电网科研院余建国告诉记者,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交直流混合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电网抵御极端自然灾害、500千伏海缆的建设与运维等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
“南方电网公司紧密围绕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攻克了电网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难关,保障了贵广二回直流、云广直流、海南联网等重大工程的顺利投产与稳定运行,为南方电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负责人介绍。
这些电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对人才培养而言则迎来一个重要的成长契机。“南方电网不但要为科技人才搭建好的平台,还要提供一个干事的良好环境,只要你行,这片天空任你闯。”南方电网公司领导如此表示。
南方电网公司近十年来在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辛勤耕耘,就培养了一支“勇攀高峰、不断突破、树立自主技术品牌”的直流技术研发团队。这只团队不但吸引了国内学子的加入,还吸引了海外高端人才的加入,30出头的袁智勇博士就是慕名回国的科研人员之一。
2010年3月,袁智勇放弃了美国ABB公司和留校继续做博士后的工作机会,加入南网科研院。为了给袁智勇施展才能的机会,科研院领导立即让他参与到“两渡”工程的系统研究和成套设计。他充分发挥直流输电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同事们勤奋工作,以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完成了工程的成套设计。他说,“南方电网在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我回国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我受益匪浅。”
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南网第二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的技术总工程师。
成功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晴空”
去年11月10日,在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会议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饶宏成了引人瞩目的“焦点”。他代表“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科研团队,从该公司董事长赵建国手上接过了特别嘉奖荣誉证书。会议提出,授予科研团队500万元的奖励,对项目的几名关键带头人,奖励不低于50%的奖金。
谈到该项目的成功经验,饶宏作为第一完成人说,主要是南方电网提供了一片科技创新的“晴空”。
据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介绍,“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科研投入累计达54.3亿元,从2006年的6.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6亿元,年均增长24.7%;构建了以南网科研院、各省区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与专业技术部门为科研主体,与国内重点院校、科研机构、设备厂家等紧密合作的开放式研发体系;相继制定完善了科技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奖励管理标准等制度,形成了科技管理制度体系。
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上,南方电网重点激发企业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有效调动各单位与广大员工投身科技、参与科技的积极性。不仅研究与建立了公司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与绩效考核机制、落实科技创新与人才激励政策,同时还积极探索研究针对科研单位的政策措施。
科技创新机制的背后,是电网关键技术快速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繁花似锦——南方电网公司在交直流并联大电网运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集成应用、柔性交流输电、超导应用等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例如,多直流协调控制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大电网广域闭环控制,深圳兆瓦级电池储能站实现了我国大容量储能集成应用技术的新突破。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