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温州:垃圾堆里“淘金” 一年“捡”了2个亿

2012年02月17日 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记者 张玫
    从废旧品堆里“淘金”,让温州人去年“捡”了2个亿。

    温州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利用再生资源解决了原材料的供给,发展市场经济。苍南县宜山镇的再生腈纶生产,就是把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破布、旧棉被等开发成再生棉花,纺成棉纱,成为重要的工业资源。还有乐清市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和永嘉县瓯北镇的阀门,把旧开关和旧阀门洗洗拆拆,重新装搭刷漆“改头换面”后再销售出去。

    目前,温州市区循环经济的从业者超过2000人。他们整日奔忙于城市各处,在“垃圾中捡金子”。温州市再生资源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废旧品收购品种主要是牙膏壳、破布鞋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被扔掉的废旧品也“今非昔比”了。现在收购最多的,都是报纸、塑料、家用电器等可以二次利用的东西。去年,温州市区再生资源经营额达2亿元。

    为了加强管理,让更多的废旧品“变废为宝”,去年温州市组建了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并由他们参与市区废旧物资收购站(点)的建设。该市还同时制定了《温州市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连锁加盟网点建设提升改造验收测评细则》,对连锁经营户实行统一着装、统一店铺标志、统一秤具等。目前,温州市区已创建规范网点100多家,其中已达标的连锁经营网点55个。

    为减轻企业负担,去年温州市政府下发了规范和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意见,对规范的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并设立10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规范化建设。

    按照计划,温州市要在城市西片的鹿城区双屿建设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并把这个项目列为发展循环经济“551行动计划”的重点实施项目。该项目占地6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计划到2015年,将90%以上的回收企业纳入规范管理。去年,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据悉,这是一个集废旧物资储存、分拣、交易、信息收集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性项目,也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配套工程。该市场投入使用后,温州市区每天收购的废旧物品将统一运到集散中心进行分类、打包和初加工,以减少在社区堆放产生的二次污染。

    

(责任编辑:魏敏)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