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第二届云南民营企业家论坛在昆明举行

2012年03月23日 15: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3月23日昆明讯(记者杨清心 周斌) 今日上午,由云南省工业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工商联合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后谷咖啡杯”第二届云南民营企业家论坛在昆明举行。

    本届论坛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统领,围绕“创新与跨越”的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和讨论,以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加快发展。

    据了解,截止到2011年年底,云南民营企业达142.3万户,完成增加值3679.8亿元,占该省GDP的42.1%,对该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9%,民间投资3632.1亿元,占该省社会固定投资的51.1%,上缴税金445.4亿元,相当于该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0.1%;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514.1万人,比上年增加84万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35.5亿元,占该省消费品零售额的81.2%,完成进出口总额98.1亿美元,该省进出口总额的61.2%,为该省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说,当前,云南省正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进重要桥头堡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资。希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牢固树立高原情怀,弘扬大山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进取,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放心、放胆、放手,全力以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开放富裕文明新云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和平等嘉宾,分别就《我国省域新兴经济区战略解决方案与资本市场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对策》等论题进行了演讲。大家在发言中致力通过智慧碰撞、经验交流,引导民营企业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开展大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和向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2011年,我们全力抓好省工商联系统鼓励创业的“贷免扶补”工作,并把扶持创业作为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扶持创业人员11274人,带动3.8万余人就业,协助放贷6.93亿元,还款率达98.28%,省工商联还组织了“民营企业家进校园”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伊始,省工商联为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意见建议,主要有:支持和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微企业贷款,大力推进地方商业银行组建和增资扩股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或参股,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建立健全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区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更多渠道和支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权、使用权抵押贷款等措施。省工商联将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加强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致力于为云南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