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韶山迎来清明“绿色出游”高峰

2012年04月05日 17: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刘麟、通讯员左媛媛
    饮水思源祭先烈,继往开来慰英魂。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个缅怀的日子,今年清明期间,人流徒增晴好的天气让祭扫和出行旅游的人数倍增,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迎来了一批批祭扫的人群。清明小长假,韶山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47万人次,同比增长48.8%,旅游门票总收人达64.8万元,同比增长19.8%。其中清明节当日,来韶游客达11万人次,同比增长63.3%,这里迎来了清明“绿色出游”的最高峰。

    献花、诵诗、唱歌、植树……4月2日,来自河南开封的市民李成功一家三代21口人捧着鲜花齐聚韶山烈士陵园,在毛主席六位亲人的铜像前,他们先对烈士墓碑进行清洗,然后依次敬献鲜花,接着朗诵一首《七律到韶山》的诗篇,全家老少又一起唱起了《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的革命歌曲,向烈士三鞠躬行礼。“在韶山过清明节的感觉很特别,对我乃至我的子孙而言,更多是来寻找一种精神信仰。”李先生的外套上别着一枚金色的毛主席像章,这在到韶山来参观祭扫的游客中并不少见。

    从“放炮烧纸”到“鲜花音乐”,从“焚香磕头”到“烛光祭奠”……在韶山毛泽东广场,游客们或献上一束鲜花,鞠躬致哀;或在肃穆的音乐声中为主席敬上一杯美酒,以表怀念。“早就想来体会一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来自石家庄、52岁的关先生告诉记者,为了一圆“到韶山走走”的愿望,他特意在清明节期间带着家人来到湖南。

    在数以万计来自五湖四海给主席“祭扫”的人潮中,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庞,那是常德市某中学的学生正在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举行“成人礼”活动,孩子们在毛泽东广场许下“努力成为中国未来栋梁”的铮铮誓言。带队的陈老师告诉我们:“与经历过战争年代洗礼与艰苦时期磨砺的老一辈不同,中国年轻一代在改革开放的和平环境中成长,硝烟中的历史似乎更多是在课本中的描述。但吃水不忘掘井人,在充满红色文化底蕴的韶山领略一代伟人成长的足迹,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奉献的无私精神,应当是中国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课”。

(责任编辑:尹彦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