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2年湖北环保世纪行”在荆门启动

2012年04月24日 11: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荆门4月24日讯(记者魏劲松 柳洁、通讯员李飞 王振淳)日前,“2012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在湖北荆门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启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苏晓云向记者采访团和青年环保志愿者授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慧主持启动仪式,副省长张通讲话。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湖北省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三部门联合倡议,大力开展“每亩地少施一斤化肥、少洒一两农药、少用一方水”的面源污染治理活动,保护生命之水。

    长江、汉江沿江城市近岸污染带越来越长,汉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多次发生“水华”。少数河流、湖泊及水库污染较为严重,保护生命之水,势在必行。“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既有生产和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的点源污染,也有化肥、农药通过灌溉或雨水带入水体的面源污染。”三部门倡议大家争做“三少”活动的宣传者、示范者、实践者和保障者,希望有关部门建立奖励政策、补贴政策,大力推动清水种养、清洁种植,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建设节水型灌区,减少农药和化肥进入水体。

    张通代表湖北环保世纪行组委会讲话时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围绕活动主题,密切配合,扎实开展“铁腕治污染、铁言造声势、铁心保家园”的系列活动,为推进生态湖北建设作出不懈努力。今年的环保世纪行,要加强领导,坚持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环境不断改善。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深入农村基层,倾听百姓呼声,关注群众诉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自1993年开始,今年是第20届。建设美好家园,让蓝天白云同在,青山绿水长存,一直是6000万荆楚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落实“环保为民、环保惠民”的宗旨要求。多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使全省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善。

    2012年湖北省环保世纪行的主题为“保护农村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由中央驻鄂及省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在今年4至6月期间,围绕活动主题采访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双碑村、京山县孙桥镇、沙洋县官当镇王坪村、高阳镇垢塚村、钟祥市彭墩村、屈家岭等地,调查采访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保等方面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不断促进和培育农村生态文明典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徐晶慧)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