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南邵阳:搭建"大家谈"平台 营造"大家干"氛围

2012年05月04日 15: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邵阳5月4日讯(记者刘麟)“邵阳发展大家谈,春风及第百姓间。群策群意诚可贵,沉睡荒丘长牡丹”。这是记者4月20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办公室看到的一首诗,诗作者是88岁的退休干部彭友堂。像彭友堂老人一样,自今年初邵阳市委在全市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以来,做为“欠发达地区”的邵阳人对此活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整个活动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各类短信建议12.62万条,收到有关邵阳加快发展的调研文章10000多篇。邵阳市委书记郭光文说:历史证明,不论什么时期,加快大发展,都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来引领。这次“大家谈”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凝聚加快发展共识,焕发团结干事激情,通过“大家谈”,激发“大家干”,努力把邵阳建成湖南中西部的经济强市、国家区域性的交通枢纽、湘桂黔边陲的物流中心、世界级特色的旅游胜地、湘西南部的生态屏障、资江全流域的文化名城、800万邵阳人的幸福家园。

    为什么要开展“大家谈”?邵阳市委副书记张亦贤话锋犀利:邵阳市人口湖南第一,但占湖南省总人口1/9的邵阳市,GDP总量却不足湖南全省的5%,财政收入不到全省的3%,贫困人口却占到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3%。和发达地区相比,邵阳最大的差距是干部群众精神层面的差距,精神懈怠成了当前邵阳最大的危险,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成了邵阳一些人的精神常态,观念落后是邵阳干部群众中的普遍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湘西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邵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希望。因此,市委市政府从今年初开始搭建了“大家谈”这一平台,就是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听“精英”建言,听“草根”发声,谈形势,理清发展思路;谈问题,找准发展瓶颈;谈机遇,提振发展信心;谈对策,汇集发展良策。

    随着“大家谈”平台的搭建,干部群众有了建言献策甚至“发牢骚”的渠道。一时间,电话、网络、短信平台以及信件等多种意见建议报送渠道爆满,市县乡三级“大家谈”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整理、录入和报送信息,有时通宵达旦的工作。干部们走上田间地头,深入居民社区倾听群众声音。邵阳县结合“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活动,先后动员2000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广纳民意,汇集民智;新邵县组织了一支20人的“加快邵阳——新邵发展大家谈”活动文艺宣传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工矿企业巡回演出;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紧密结合“四访四问”群众工作方法,先后建立26个群众工作站及民情信箱,积极推行“一卡一册一信”,即干部联系卡、民情手册、征集意见信,收集经验、畅谈机遇、询问良策,全力推进“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向纵深开展;市委派出的两个意见征集组分别北上南下,行程近万公里,奔赴长沙、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惠州、深圳、珠海等地,采访邵阳籍领导、学者和企业家,谋求用全国眼光来谈邵阳发展。走出邵阳谈邵阳,走出邵阳看邵阳……

    如今,汇集群众智慧、体现群众期盼的12.62万条意见建议、10000余篇调研文章到了市领导案头,内容涉及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科技创新、保障民生、队伍建设、交通秩序整治、城市管理等30多个方面。根据这些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邵阳发展的决定》等七个文件也即将出台实施。一些被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问题也在“大家谈”活动中悄然发生改变。城市流动摊贩问题是邵阳市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面宽,对交通、城市影响较大。在大家谈活动中,城管部门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边听边改,用“问、劝、帮”代替“喊、罚、扣”,实行温情执法。北塔区城管局摸索出建立定点市场、定时钟点市场等管理新办法,在状元、西湖、观音庵三个社区设置了3个临时市场,制作了一批可拆卸式棚架,把150多个流动摊点集中到指定地点,实行划线管理,让那些租不起专业市场摊位的小商小贩也有了一个“身份证”,能够放心做生意。在资园社区设立的定时钟点蔬菜市场,每天早晨6点开市,7点半准时撤摊,既满足市民赶早购鲜菜的习惯和需要,又不影响交通,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七点钟”市场。针对仙槎桥镇万利五金工具厂彭美桂提出的“价格随着质量走,提高五金质量关键还是靠技术创新”的问题,仙槎桥镇党委、政府组织县五金协会开会研究,积极筹划引进先进技术,全面进行转型升级。城步苗族自治县桐龙村种植大户于明成提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好科技文章,发挥农技员的指导作用,实行农技员定点报务。”该乡党委政府立即开展了内容为加大“送”科技下乡力度,加大“建”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体系力度,加大“派”科技人员下村服务力度的“三加大”活动,全乡创业技术培训也已经开始授课。

    “大家谈”谈出了精、气、神,激促出“大家干”,在邵阳营造出了团结干事的氛围,今年一季度该市出现了“加快发展、稳中求进”的好势头,全市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内外需求拉动有力。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6%,高出全省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2.6%,高出全省增幅5.6个百分点;一季度完成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9.93%,高出全省增幅8.8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39%,高出全省增幅11.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8.9%,高出全省增幅71.6个百分点。

    采访手记

    欠发达地区更应提振“精、气、神”

    刘麟

    在邵阳等欠发达地区采访,记者感到:和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上,更主要的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精神懈怠”成了当前一些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最大的危险。在这些地方,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成了一些人的精神常态,观念落后也成了干部群众中的普遍问题:在农民群众中,还存在着守土恋家、靠田吃饭的小农意识,农村劳务开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推进;在部分职工中,满足于有班上、有基本工资领,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在少数机关中,存在着“官本位”价值取向,部门利益至上,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在城镇待业人员中,存在着“等、靠、要”依赖思想,自找出路、创业兴业的进取意识不强;在企业业主中,存在着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怕担风险的思想,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不足。

    精神一懈怠,制约发展的环境因素也随之而来:同样的政策、同样的事情、外地能办能上,到了欠发达地区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阻力;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重收费、轻服务,群众和客商不跑上三、五趟办不了,很容易办的事情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如此等等,再好的发展机遇也稍纵即逝,再好的黄金时期也成了“瓶颈时机”。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大胆突破观念束缚、体制约束、政策局限,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鼓励大胆创新,支持敢试敢闯。如何做?邵阳做为湖南的一个欠发达地区,这次带了个好头,通过开展这次“大家谈”,来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来推动大家进行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领导方式的转变;来激促大家以新的理念、新的作风、新的举措推动落实。这种做法的落脚点还是在“加快发展”上;欠发达地区只有努力在解放思想观念上迈出新步伐,才能在坚持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才能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