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走访手记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小人物”、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走访手记

2012年05月08日 16: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党涤寰 潘明亮

  

 80后大学生郭自明在沙河渡槽建设工地

 丹阳移民新村游戏的孩子们,无论搬到哪里,快乐都是他们永远的主题.

 郭自明和王小杰在宿舍吃午饭。王小杰说,今天的午饭给得比较多

李文兰抚着家里的毛主席像说,这个像在她家已经几十年了,搬迁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丢掉了,这个像不舍得丢,跟着他们从千里之外搬到这里

  王红道说,在这里每一厘地都来之不易,要刨得深些、细些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他在黄河南岸听了时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的汇报之后,遥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伟大构想提出之后,经过广大水利工作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的规划、论证、勘测、设计,同时也经过了中央先后四代领导集体反复的研究和决策,到2002年10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到了2002年12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地向国人和世人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从毛主席1952年提出这个伟大的构想,到2002年12月27日朱镕基总理宣布组织实施正式开工,南水北调从提出到变成现实,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受水区,河南省境内既有渠道工程,又有水源工程、渠首工程和配套工程,是渠道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文物点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近日,记者走进河南南水北调建设工地、移民新村;走近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建设工人、离乡移民、基层干部,探寻并记录了这些“小人物”最真切的感受、最真挚的情感、最朴素的情怀。

    2012年5月4日黄河下穿工地 晴

    黄河河底的女工们

    清澈的丹江水一路向北,不可避免地和汹涌东去的黄河产生了交叉。经过反复论证,设计人员决定在黄河河底修筑一条输水的隧洞。

    在距地面近30米的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地上,31岁的代国珍正在和其他男工人一起整理钢筋。虽然今天外面已经是30多度,但隧洞里却依然颇为阴冷。看到代国珍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记者走上前去和她攀谈了起来。

    “来了两个多月了,还是有些想家。”代国珍告诉记者,她来自四川广元,他们这个工段上的工人大多都是同乡。“我们在很多地方干过工程,但像这么大的工程还是第一次参加。”代国珍说,知道南水北调是个大工程,来的时候大家就说好不能轻易请假回家。

    她是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钢筋工,最近一直在赶工程进度,她每天大概要工作十个小时。虽然工作量并不小,但代国珍还是乐观地说:“在这里一个月能挣三千多块钱,比在老家强得多。而且大家对我也都比较照顾,重活一般不让我干。”

    比起工作的劳累,更让代国珍放心不下的还是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6岁,学习都蛮好。”代国珍一脸自豪地告诉记者。她的话音刚落,一旁的一名工人向远处一指,笑着向记者说:“喏,这就是她男人”。夫妻都在工地,家里的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这个叫毛辉的工头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工段来自四川广元的工人一共有40多个,像代国珍这样的女工有八九个。而在整个穿黄工地上“至少有几十个。”

    对于这些女工来说,在这里工作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养家糊口,但她们也清楚地知道“南水北调是一件大事。”代国珍告诉记者,她去过北京,那里确实很缺水,“听说北京再没水就会变成沙漠了,那可怎么得行。”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