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河北5月28日讯 (记者雷汉发、通讯员夏红亮)河北省卢龙县境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呈梯状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81%。土质多为褐色砾质或砂质壤土,通透性好,酸碱度中性偏酸,含有丰富的钙、磷、钾、铁、锌等矿物质,非常适合甘薯等农作物的生长。
甘薯自清咸丰年间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已成为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1996年卢龙县被国家特色产业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被国家特产名乡大典编篆委员会以“中国甘薯名乡”列入《中国特产名乡大典》;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2004年“卢龙粉丝”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6年卢龙甘薯产业集群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卢龙县薯制品以品种多样,质地上乘而闻名。
旱涝保收,遍地栽满“黄金薯”
卢龙独特的地理结构和气候条件,让甘薯这种生命力极强的作物得以生根,这种让卢龙人称作白薯的作物曾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都是吃着白薯长大的,挨饿那年代,这小小的白薯可是救了很多人哪!”卢龙县燕河营镇下兴隆庄村90岁的胡广财这样回忆。
“卢龙甘薯有白瓤甘面的,一碰掉渣;有红瓤甜软的,软若糖稀。捭一块往墙上一摔,直到干硬如铁也掉不下来,你说那糖份有多高。”卢龙鹏强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连仲说。
在建国初期,卢龙县甘薯栽培面积只有10余万亩,鲜薯单产不足1000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薯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达到1000公斤;到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该县确立了开发利用甘薯资源的发展方向,甘薯种植面积以每年万亩的速度递增,90年代初期达到30万亩,到本世纪初已达到34万亩,总产超6.5亿公斤,可供当时全国每人一斤。
难怪卢龙人常说,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淀粉及粉条加工始于30年代,解放后农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促使甘薯向深加工迈进。80年代后,实现了加工生产机械化,加工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类型主要以食用型为主,包括精制淀粉、粉条、粉丝、粉皮、薯脯等品种。其中,粉条、粉丝加工逐渐形成规模,以品种多样,质地上乘,在国内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卢龙以甘薯新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品牌优势日益突出。全县甘薯、淀粉转化率分别达到95%、85%以上。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骨干加工企业48家,年加工薯制品能力10万吨以上,产品有精制淀粉、精制粉条、方便粉丝、粉皮、白酒、乳酸、冷面、薯脯、薯片、薯酥等10多个品种。注册了“光友”、“一奇”、“国阳”、“十八里”、“君颐”等十余个薯制品品牌,各类薯制品专用商标达30家,其中国家名牌产品一个,著名商标一个,知名商标两个。产品打入5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并远销到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铁杆产业,遭遇“滑铁卢”
由于甘薯品种单一老化、茎线虫病危害严重、加工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及受当前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制约,近年来,卢龙县甘薯产业逐渐萎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由“十一五”初期的30余万亩缩减到目前的15万亩,传统的铁杆产业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该县主栽品种80%以上为淀粉型。近几年,以冀薯1号为主的淀粉型品种的抗病性明显降低,而高淀粉型、药用型、食用型、菜用型等多用途甘薯品种还处于前期的引进和对比试验中,大面积推广尚需时日。甘薯茎线虫病严重,全县每年防治茎线虫病费用高达1500万元以上,茎线虫病导致的减产损失达3500万公斤,病害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该县甘薯制品加工企业大部分规模小、加工能力低、市场占有率低,除少数规模企业能保持常年生产外,多数加工企业为季节性或间歇性生产。甘薯深加工仍停留在淀粉、粉条等初级产品上,高档产品少,深加工的新产品不多,影响了甘薯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此外,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胆识和勇气。甘薯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还停留在个体形式的松散型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不高。全县从事甘薯产业的专业合作社仅有5家,经纪人队伍还不健全,群体大规模小的状况,很难形成较强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严重制约甘薯产业发展。
目前,国家对食品安全及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使用防治病虫害药剂不当,可能导制鲜薯及薯制品指标不达标,安全问题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此外,由于加工工艺相对落后,加工废水排放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对县域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中国甘薯之乡”蓄势腾飞
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卢龙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及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为甘薯产业发展把脉会诊、指点迷津。
4月22日,该县举办了甘薯产业发展专家研讨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携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徐州市农科院及河北科技大学、省农林科学院的10位专家来到卢龙,为甘薯产业发展把脉会诊。徐州市农科院加工研究窒主任、副研究员钮福祥从甘薯饮料、烘烤甘薯、低糖薯脯、速冻保鲜等多品种、多用途方面介绍了卢龙薯制品市场开发的前景。
按照“南调北扩,稳定面积;优化品种,多用途开发;地膜覆盖,提高单产;无公害栽培,优质高效”的指导思想,卢龙县不断加大甘薯产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农业部门每年引进十多个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无病壮秧早栽、遇旱浇水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10多项增产技术。甘薯种植品种也由过去单一的淀粉加工型发展为鲜食型、食品加工型、营养保健型、淀粉加工型、色素提取型等多种类型。
从2010年开始,该县建立了万亩甘薯示范方,在搞好高产攻关的同时,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实行良种区域化种植。卢龙县双望镇刘各庄村种植能手刘中玖牵头成立了玖英薯业合作社,还引进了紫薯种植,无偿向种植户提供秧苗。目前,全县紫薯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全部是合作社以订单形式收购。由于紫薯价格高,种植地块不用施肥,节约了种植成本,效益比一般品种或其它作物高出近2倍,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卢龙镇、石门镇、印庄乡部分村的农户发展“北京红”、“梅营一号”等甘薯鲜食品种,同时,发展窖藏,反季节销售,让农民收益颇丰。印庄乡杨上沟村的杨爱军从2010年开始试种鲜食甘薯,当年引进的“梅营一号”,亩产达到2000公斤,亩纯效益达到4000多元。看到销路好,2011年,杨爱军把栽植规模扩大到5亩。还建造了两个地窖,搞起错季销售,鲜食甘薯一项让他净收益近3万元。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迈向市场。卢龙县围绕资源上项目,广泛对外招商引资,鑫马腾祥、光友薯业、十八里粉丝、正龙食品等34家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相继落户,年加工量10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40余家,年产量5000吨的企业有3家。薯制品增加到精制淀粉、粉丝、粉条、粉皮、酸辣粉、米线薯香酥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2万吨以上。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县域企业把目光瞄准以非转基因、有机农产品为原料,富含植物纤维、维生素的安全健康食品的国际市场,从甘薯种植、淀粉净化、添加剂使用、外包装等方面全力进行技术攻关,产品均通过各种检测。“卢龙粉丝”已成功进入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3000多万美元,成为秦皇岛对外贸易的一个“金”字招牌。
目前,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3%以上,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已覆盖全县,鲜薯亩产超2000公斤,产值2800元以上,总产值达到4.2亿元。
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薯制品集散中心
“十二五”开局之年,卢龙县重新定位了甘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进一步提高甘薯单产、总产,增加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通过新品种、新用途等综合开发,深化甘薯加工,促进和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树龙头企业,创名优品牌,大幅度、多层次实现甘薯增值,全面提升甘薯产业化水平,实现多用途、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做大做强甘薯产业,把卢龙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薯制品生产、加工、销售集散中心。
为确保甘薯及其加工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该县将认真选择甘薯生产基地,选择适宜当地条件的抗污染、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实行良种区域化种植,每年引进各种不同类型的甘薯栽培品种不少于10个,进行试验示范。重点应用早育壮秧、大垄栽植、早栽晚收、地膜覆盖、测土施肥、机械筑垅、机械收获等增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
根据多品种多用途需求,与国内甘薯研究院所密切合作,在现有淀粉型、鲜食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工利用空间,发展小食品加工型、工业型、药用型、营养保健型等甘薯新品种。建立专业生产大户、中小型淀粉企业、现代化淀粉生产企业,引进先进的淀粉加工成套设备,做到集中处理废水减少环境污染,直至达到无废水排放、省工、节能、省地、省费用、淀粉提取率高、质量好的目的。三年内力争培育年产量10万吨的大型龙头企业1个,年产量5万吨的龙头企业2个,对现有部分企业增加改扩建项目,或强强联合建立产业化企业集团,进行规模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建立食用型甘薯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薯脯、速冻营养保健型甘薯、烘烤型甘薯、叶柄腌制泡菜等。通过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真正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档次,生产出营养型、保健型、净值高档型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和国内超级市场,同时残渣、废液得到充分利用和综合治理,使甘薯加工业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促使甘薯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甘薯之乡”——一张卢龙名片,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历经风雨后,眼下的卢龙甘薯产业已经步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假以时日必定东山再起,“甘薯大县”正向着“甘薯强县”迈进。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