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我国约有16511平方公里耕地被城市化

2012年06月11日 20: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1日讯 (记者佘惠敏、实习生康荣荣) 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科学通报》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环境变化遥感”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在清华大学举行。

    此次发布会旨在对发表于《科学通报》的“中国环境变化遥感专辑”进行成果解读和发布。在发布会上,7位“中国环境变化遥感专题”论文作者分别从城市扩张、湿地类型变化、土壤水分变化趋势、森林叶面积指数、中国植被绿度、空气中氮氧化合物和臭氧浓度分布等角度,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发布。

    王雷等得出了我国城市化在过去20年间呈指数增长了2倍,约有16511平方公里耕地被城市化等结论,这对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国土资源利用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政策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牛振国等完成了中国近30年来4期湿地遥感制图,揭示了湿地变化的规律,并指出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影响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卢麾等分析了中国区域地标土壤水的变化趋势,得出降湿增温区和降湿降温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重要粮食产区,这对农业可持续具有负面影响的结论;刘爽等认为自然界的绿度与地表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从而通过绿度的变化揭示全国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并认为城市化、气候等因素对绿度有重要影响;居为民等利用4尺度光学模型反演生成了2000~2010年每8天的中国森林500m叶面积数据,该套数据的生成揭示了中国森林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也有助于提高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计算的分辨率和可靠性;王斯文等研究发现过去15年间,氮氧化物排放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呈明显的空间扩张态势,原有排放高值区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高值区不断出现,种种迹象显示我国亟需对燃烧氢氧化物排放进行控制;沈路路等经过分析得出了在全国尺度上,我国对流层臭氧浓度在2005~2010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的结论,认为这将对我国的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对环境变化的监测能力却远滞后于环境本身的变化速度。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准确探测中国全境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该专辑的论文,即是对卫星遥感这种监测中国全境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的应用,对提高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耿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