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送上“金钥匙”,农民打开“致富门”。走到花溪区谷增村,提起“第一书记”,村民唐波就竖起大拇指,称老童哥就是打开他们“致富门”的钥匙。
“老童哥”,就是挂帮到马铃乡谷增村的“第一书记”童建明。
2012年5月,花溪区从机关选派7名“精兵强将”到贫困村和农村社区试点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让机关干部走出机关大楼、深入田间地头,破解“三农”难题,帮着村里理路子、定措施、谋发展,发挥扶贫开发、减贫摘帽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了“后进村”工作的全面提升。
花溪区委书记向虹翔认为,推行“第一书记”驻村,就是要实现资源下沉、工作下沉、干部下沉,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基层群众的心坎里,成为抓基层、惠群众、促和谐、带队伍的有效之举。
谷增村苗族、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55%,村寨居住分散,发展基础薄弱,全村一半人口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要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根子上要改变村民陈旧观念,调整种植业结构,帮村民找到致富路。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实地走访后,村里的情况还是让我颇感震惊。农村产业如何发展;一事一议项目如何投工投劳……”
作为村“第一书记”,童建明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从调整农业结构入手,带领农业局和村“两委”成员、蔬菜大户,到贵阳地利物流园调查市场,与贵州大学城后勤集团对接,畅通销售渠道。
想做点事并非易事。回到村里,村民给童建明泼了一盆冷水。谷增村村民多年来一直种植包谷,童建明费尽了口舌劝村民改种豇豆,以产业结构调整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愣是没人愿意“吃螃蟹”。
办法总比问题多。童建明找来局里农技师,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党员干部先试先种。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看着地里绿油油的蔬菜,村民们动了心。
“第一茬豇豆,一亩地赚了近3千多元。不是钱拿在手里,都不敢相信。”村民邓安良喜笑颜开。看到了效益,村民陆续效仿种植。
目前,谷增村大量农户种植豌豆、豇豆、黄瓜等无公害蔬菜,建成了50个香菇种植大棚,还养起了特色的冷水鱼。
在童建明的民情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来就是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点实事,帮助村子谋思路促发展,要从帮思想、帮班子、帮队伍、帮发展、帮解难题入手……”
在谷增村,他与两委班子谈的最多的就是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使“两委”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创先争优凝聚发展共识。
“第一书记”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把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带到基层,提升基层组织持久战斗力,让夯实基础成为一种长期效果。”花溪区委副书记向洋认为。
“下一步,我们打算以冷水鱼为特色,建设集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休闲度假村,把一个昔日落后的小山村推上了发展快车道,成为村里农民增收致富的亮点。”童建明说。
马铃乡谷增村支书陈才学告诉记者,“务实苦干的作风,管用高效的工作方法,靠着从‘第一书记’身上学到的这些东西,我们才能把工作开展得如鱼得水。”
花溪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江华介绍,童建明是该区选派“第一书记”建强一个后进支部,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目前,该区7名“第一书记”在各自的村里,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同农村基层干部一道,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兑现到千家万户,真心实意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灌溉等问题,搭起了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新伟、通讯员康刘飞)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