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相关负责人谈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
河南:“规划编制将为河南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规划》编制任务的全面展开,为我们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带来了新的更大机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维宁说,“下一步,我们将全力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我省结合实际,提出要探索走出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用‘三个新型’对‘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进行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这既是对我省过去多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把握中原经济区发展趋势和特点的重大创新。”张维宁说。
安徽:愿与河南一道相携共进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表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上,安徽愿意同河南一道,共同努力,相携发展。
皖北地区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后,怎样推动同频共振,如何实现互动发展?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首先要在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上实现互联互通;其次要根据产业布局特点和产业优势,加强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实现产业相互支撑和补充下的良性互动;第三,要加快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历史上皖北与豫东就是一个大市场,现在又同属陇海经济区带,因此,最大限度地激活生产要素,合理调配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山东: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
“推动鲁西南地区融入中原经济区,既有助于放大中原经济区示范效应,推动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交界地区加速崛起,也有助于推进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张超超说,“我们将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加快崛起作出贡献。”
山东省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的相关市、县在发展目标定位上与中原经济区一致——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人口众多,作为传统农业区和粮食主产区,基础条件和发展阶段与中原地区十分相似,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也需要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河北:协调联动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说“合作大于竞争.我们和经济区内相近城市最主要是取得合作、取得支持,把该我们协调的事情办好,从而使得自身在合作中赢得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从河南、河北都是工业大省和国家粮食主要产区的实际看,张杰辉认为两省“在发展当中面临的难题是相同的”,而要破解这些难题,就必须和其他几个省份一起,围绕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共同努力。
山西:晋豫联手共探科学发展之路
“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充分体现了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我们将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再造一个新山西。”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国红表示。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晋城、长治、运城三市依然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融入中原经济区是晋城、长治和运城三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有利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崔国红说。
详细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