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8月25日讯 (记者沈则瑾) 七、八月份是“夏淡”蔬菜生产关键阶段,台风、暴雨和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对上海市郊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的生产、采收、运输和销售均带来不利影响。8月9日前后,受台风“海葵”影响,上海市郊蔬菜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台风过后,上海连续8天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以青菜、鸡毛菜为主的绿叶菜产量下降,供应数量相应减少,交易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由于上海市郊菜区生产面积较为稳定,且在台风影响前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目前地产蔬菜生产保有量相对充裕,当前青菜价格相对往年仍处在合理波动范围内。据定点监测,截至8月23日,本月青菜每公斤批发交易均价3.6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1%。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郊蔬菜在田面积53.4万亩,其中绿叶菜面积22.1万亩;地产蔬菜日上市量8800吨,其中绿叶菜3800吨。同时,台风过后及时播种的6.8万亩蔬菜,预计一周左右开始陆续上市,若无台风和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价格将逐步回落。
至于近期蔬菜价格波动原因,上海市农委透露,蔬菜生长自然规律是价格季节性波动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蔬菜起源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暖、凉爽,不耐炎热和严寒的生理特性,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就出现了较强的季节性特点。上海七、八月份的高温天气条件下,菠菜和花菜等蔬菜品种生长困难,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菠菜和花菜是由高纬度地区生产,经长距离运输到达上海,其生产和运输成本较高,因此价格较高。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品种主要由上海市郊生产,但在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夏季,绿叶菜生产易受影响,价格出现季节性波动。
(责任编辑:尹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