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西宁10月10日讯(记者马玉宏、通讯员石晶 田得乾)长期以来,青海民和县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面对现实,民和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规模种植玉米,最终通过艰辛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高原、生态、循环、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金秋九月,正是农民收获的好时节。9月22日记者来到民和县,亲身感受到民和县推广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可喜成就。就是这项新技术成为全县干旱浅山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的东大门,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人口42.13万人,农业人口37.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8%。耕地面积64.09万亩,其中浅山耕地面积4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姚雪红主任介绍,民和县浅、脑山耕地面积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成为干旱山区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破解发展瓶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7年牵头到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村玉米种植试验区学习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经验。回来之后,民和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在干旱程度较重的转导乡前坪村搞试点种植。
但在当时,村民们并不接受玉米种植。他们说:“老祖先们种了几辈子地,都没种过玉米,根本不相信山地里能种出玉米。”面对这样的局面,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灰心。他们反复给农民做宣传讲解,经常利用晚上给村民们做宣传,做培训,最后答应村民如果种植不成功由政府来赔偿他们的经济损失,经过推广中心反复宣传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最后2008年种了1650亩玉米。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村民们都大获丰收。这项成果轰动了全县乃至全省,自此,来参观学习的农民和兄弟县代表络绎不绝,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在民和县遍地开花,并且不断获得丰收。2009年县委顺势引导将种植面积扩大至7.67万亩,逐年增种面积至目前的35万亩。
在前往巴州镇的路上,看见拉玉米杆的农用车络绎不绝。据工作人员石延寿介绍,民和县种植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还和其他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在玉米成熟期,玉米棒子加秸秆割下来作为青储饲料销售,每斤为0.35元,这样经济效益比出售玉米还高。走进祁家村的垣上,记者看到一片片葱绿的玉米地覆盖在山坡上,颇为壮观。沿着蹒跚的山路,路两边的地里玉米长势喜人,一种巨大的喜悦感油然而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李光荣老先生,在民和县作了35年农业工作,是民和县农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奉献者。在路边的一块地里,李先生指着一株株挺拔的玉米杆子说:“这是金穗3号玉米,属于中熟品种。还有早熟和晚熟品种。”如何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是旱作农业技术最根本的问题。说完,李先生又蹲在地边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全膜覆盖双垄集雨玉米种植技术。“这个膜宽是1.2米,厚度是0.008毫米,在相邻的两个垄中间每隔50公分打一个集水洞,就可以将雨水收集而不被蒸发。一垄种两行,株距30公分,行距40公分,一亩地平均4500-4800株。为了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我们要求一株杆子上一个玉米棒,每个棒子平均3.5-4两,那么一亩地的平均亩产量在1500-1700斤。”
72岁的村民巴成玉是祁家村三社的村民。老人家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以前,地里都种些小麦和胡麻,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能打200斤左右,要是遇到干旱年份,下的种子都收不回,一家人的口粮也不够;现在种玉米,政府还给我们免费提供薄膜、农药、种子等,一亩地的收成能达到1700斤,除了卖掉的以外剩下的还可以养羊,我现在养了11只羊,去年家里还盖上了新房子。巴老汉说当初农业技术人员动员种植全膜玉米时,我还很怀疑他们的做法,种了一辈子的庄稼,还从来没见过在山地里种出玉米棒子来。结果种植当年就丰收了,以前好多山地都搁慌种了也不划算,现在大家都抢着种地,真是没想到啊”!
一条条新思路的付诸实践,迎来了民和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与2008年相比,2011年全县粮油产量从13.8万吨提高到24.11万吨,产量居全省第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成为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21元增加到4326元;畜牧规模养殖户由6109户发展到7132户;草食畜饲养量从56万头(只、匹)增加到90.08万头(只、匹);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由0.46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35万亩;设施温棚由0.6万栋增加到1.1万栋;沼气池由0.9万座上升到1.3万座;玉米秸秆由1.4万吨提高到90余万吨;投入现代农业的资金从0.18亿元增加到1.19亿元……这是一组前所未有的数字,这是一个超越常规的速度,这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体现了民和县通过现代农业种植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可喜成就,体现了“民和模式”促进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更体现了“民和模式”带给民和广大农民自信心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同时为民和的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