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贵州省兴义市下纳灰村发展农家乐

2012年10月26日 13: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10月23日一大早,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纳灰村的冯子荣一家便忙开了,为即将到来的客人准备饭菜。

    冯子荣的妻子郭守会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城里的回头客,是特地来吃我们家的农家饭菜的,我们得早早做好准备,可不能扫了他们的兴。”

    冯子荣家的“农家乐”和客栈是今年6月才开张的,虽然时间不长,但靠着诚信经营和特色家常菜,以及舒适宽敞的环境,还是吸引了众多客人。冯子荣给笔者粗略算了一下,6月以来,他家的“农家乐”已接待客人近万人,实现收入近30万元,利润近10万元,而且到客栈住宿的人很多,短短几月,就接待了来自四川、云南、北京、广东等地的客人,收入了3万多元。

    下纳灰村距兴义市区10来公里,地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万峰林景区的腹地,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寨。村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以前由于旅游资源未能得到较好开发,经济发展缓慢,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据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查玉华介绍,2005年8月,村民梁大成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但由于当时基础设施条件差,生意并不怎么样。后来,随着贵州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万峰林景区的开发,先后修建了23公里长的观峰大道,而新修的景峰大道8公里,从兴义城区到下纳灰村仅需10余分钟,村内还修建了广场、停车场,对全村156户民居按照布依族建筑特色,实施了民居亮化改造,安装太阳能路灯。“农家乐”大发展的条件成熟了。

    去年,按照“依托万峰林,发展旅游业,提升种养业,建设小康村”的发展思路,政府支持梁大成近10万元,对“农家乐”实施升级改建,进行服务礼仪、宾馆管理、厨艺等方面的培训。

    如今,他家的“大成农家乐”功能提升,规模扩大,可同时接待30桌客人就餐。截至目前,梁大成的“农家乐”今年已接待客人 6万余人,实现收入120余万元、利润30多万元。

    看到有钱可赚,许多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里。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兴义市委、市政府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市领导和街道办班子成员还与该村的“农家乐”结成帮扶对子,为帮扶对象排忧解难,对“农家乐”进行科学规划,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提升了经办水平。

    今年46岁的村民王玉佑,原来一直随丈夫刘崇禄在外承包工程,去年9月在政府的支持下,回家开办起了“农家乐”,还将大儿子送到四川专门接受厨师培训。如今,她每天至少要接待客人10多桌,月收入超过10万元。王玉佑高兴地对笔者说:“以前和丈夫在外做工,一家人离多聚少。现在可好了,在家就能赚钱,这可都是托了党和国家好政策的福啊!”

    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0多家。由于“农家乐”生意火爆,已有多家村外客商到村里来租民房开办“农家乐”。近3年,该村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年旅游收入达1000余万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进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解决了村里100多人的就业。去年,下纳灰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6400多元。

    “下纳灰村大变样,各级领导把心操。四在农家真是好,富学美乐幸福长。干部群众团结紧,永远紧跟党中央。”最近,下纳灰村老年协会最近编写了十首“下纳灰村大变样”系列山歌,描述山村巨变,表达感激之情。

    

(责任编辑:sandy)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