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的喜悦。

在挂满柚子的树前留个影。
中国经济网重庆11月13日讯(记者吴陆牧 刘广滨)由重庆市农委、重庆市商委、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扶贫办、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重庆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重庆市果品行业协会、中共丰都县委、丰都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重庆·丰都第三届红心柚文化节将于11月16日在丰都隆重举行。
丰都红心柚已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历史。1990年开始,丰都县从25亩试验田开始,大力发展红心柚,从此拉开了丰都红心柚大发展的序幕。
丰都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红心柚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骨干产业,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这一产业发展。
199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全县四大农业骨干产业之一,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从产业规划、技术支持、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等多个渠道来推进这一产业发展。
2012年,县委书记罗建极多次率队到三元等红心柚基地乡镇调研。指出:丰都红心柚是知名贡品、富民商品和精稀食品,这三品蕴含着“红心向党,一心为民”的深刻寓意。提速上档,加快建设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让红心柚从“三元红心柚”向“三美元红心柚”的转变,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县长黄长武说:要下大力气把红心柚的规模、品质、管理等提升上去,培育成为老百姓增收支柱产业,让红心柚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
由于政府大量投入,农民种柚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已有10个镇乡街、60多个村、300多个社、51000多户种植丰都红心柚,种柚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四分之一,种植面积8.2万亩。
市场化运作,鼓励农村能人带着柚农抱团闯市场,全县建立了9个红心柚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已有5000多户,占柚农总数的10%。丰都“红友王”红心柚专业合作社、三元镇红心柚技术协会、丰泽园农业公司、神曲农业综合公司等多家红心柚企业,加大丰都县委、县政府采取农村专业合作社、红心柚技术协会等多种模式,实行土地流转和闲置土地开发力度,促使红心柚果树成片种植,目前已完成对5000亩红心柚果树的土地流转,以公司化模式进行管理,成为丰都红心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种柚让三元镇麻柳村1组60岁农民柯良福尝到了甜头,“今年收入5万多元”柯良福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柯良福家在丰都至三元镇的公路边,他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在丰都县城生活,均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家里只有老两口一起生活。他家现有2亩柚林,今年卖果收入可能与去年持平,大概8000元左右。在柚树下养殖了120只土鸡,可收入6000元。而家里最大的一笔收入,是地里种植的柚树苗。他从红心柚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里租来16亩育苗,苗子再交给红心柚专业合作社卖给种植户。去年、今年各种植了8亩,去年种植的8亩今年刚出了苗,按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价,收入8万元,净赚了4万元,今年全家收入了5万多元,相当于种了20多亩粮食的收入。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2年,丰都红心柚已发展到碧溪河、渠溪河流域的三元、双龙场、青龙、兴龙、仁沙、社坛、保合等七个乡镇,全县种植面积8.2万亩,预计(今年)产果量达2.5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可带动2.5万农户实现增收。
目前,丰都正努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中国优质红心柚基地”和红心柚“百里画廊”,到2020年,建成以三元镇为核心,长江北岸10个镇乡为支撑的15万亩优质红心柚基地,年总产量将达30万吨以上,产值30亿元,成为丰都农业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