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南瑞的鹅銮鼻,夕阳余晖美景让人陶醉,官方版和民谣版的“恒春八景”均收列其中。 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11月27日电 台湾“恒春八景”究竟是哪八个景点?众说纷云,屏东县地方文史工作者念吉成调查,“八景”有官方、诗人与民谣版,3个版本的八景都不相同,却让恒春半岛的人文更丰富。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念吉成说,“恒春八景”的由来不可考,官方版最早出现的文献,收录在清朝光绪20年的恒春县志。记载“猴洞仙居第一名,三台云嶂列第二,龙潭秋影第三名,鹅銮灯火最神奇;龟山印累有故事,马鞍春光令人爱,罗佛仙庄出贡茶,海口文峰尚美丽”。
但在猴洞山广宁宫却记载,恒春早年称为“琅峤”,猴洞山壁石刻记录着1878年(清朝光绪4年)梅州梁燕题的七言律诗。八景是猫鼻山、龟山、三台山、龙銮潭、虎头山、龙銮山、马鞍山、猴洞山,后人称为“琅峤八景”。官方版的景点,属于大恒春地区,散布现在恒春镇、满州乡和车城乡,诗人版则以恒春古城周边景点为主。
念吉成搜集恒春民谣却发现,许多歌诵恒春半岛歌词,八景又是另种版本,有垦丁鹅銮鼻、车城四重溪、牡丹石门隘口、车城海口、龟山、小尖山大哥洞、狮子乡狮头山小姐墓、垦丁奇石公园、南岬猫鼻头等,属于更贴近民众生活的版本。
念吉成说,各版本八景都有主观判断,真正八景是哪八景?在现代已不重要,如今回顾这些天然美景,会发现鹅銮鼻、猫鼻头和龟山,依然是魅力不减的热门景点,但小尖山、狮头山、马鞍山则因人口迁徙渐被淡忘。
(责任编辑:遁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