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长春12月10日讯(记者李己平、通讯员邵昕)2012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吉林长春正式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吉林省副省长王化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王哲荣、王玉明、郭孔辉、唐任远、谢友柏、杨裕生、饶芳权、金东寒、黄崇祺,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吉林大学副校长张向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总经理许宪平出席签约仪式,周济院长、徐建一董事长代表院企双方在科技合作协议上签字。
周济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一汽承载着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荣耀,作为国有企业的优秀代表和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中国一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作为谋求发展的基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中国一汽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创新发展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其团队将围绕中国一汽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咨询意见和技术支持,为中国一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表示,多年来中国一汽始终保持着与中国工程院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在汽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进步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天一汽与中国工程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是双方加强合作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对一汽来讲,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获得重大战略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学术活动交流和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促进一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讲话中说,本次“科技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央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将进入全面发展、深入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支持一汽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进一汽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加快转变汽车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化文在讲话中说,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是国家的工程科技思想库,拥有众多在业界堪称翘楚的院士科学家,长期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科技贡献。汽车工业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一汽集团是支撑、促进、引领吉林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吉林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以企业主体地位为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十二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一汽与中国工程院的合作,这不仅标志着一汽和工程院双方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更对吉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将充分发挥院士团队多学科、跨行业的综合优势,为中国一汽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一汽将以自身的产业优势,为中国工程院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实践平台,推动工程技术进步。双方将根据发展需求,在战略研究、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解决中国一汽及汽车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历史机遇快速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第四次创业中,坚持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作为谋求发展的基石,解放、红旗等自主品牌扎根用户,多个领域具备了自主核心竞争力。这也为中国工程院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载体。
此次签署协议是中国工程院与中国汽车行业签订的唯一科技合作协议,体现了双方加强合作应对国际先进汽车技术挑战、实现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信心与决心,是继2009年中国一汽建立院士工作站以来双方加强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院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与深入,将会把中国一汽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推进到一个新层次。
(责任编辑: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