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打造企业管理学院"新样本"

2012年12月11日 20: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青啤公司副总裁姜宏(左三)接受颁奖

 

    中国经济网青岛12月11日讯(记者刘成)12月10日,深圳,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机构和专业人才参会,大会评选的“TOP100企业商学院”结果揭晓。中国啤酒行业首家缔造的企业大学——青啤管理学院,再度被大会授予TOP100企业商学院奖,同时青岛啤酒公司副总裁姜宏也荣获TOP20企业商学院年度人物奖。

    对一向把员工培训作为公司“智力资本”的青岛啤酒公司而言,此次获奖可谓实至名归。通过青岛啤酒管理学院的案例,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审视青岛啤酒这家百年企业,了解它被列为十年稳定增长的“例外公司”的奥秘所在。

    投资员工就是投资未来

    打开青岛啤酒管理学院的2012年度课程表,包含18大类600余门课程,从啤酒酿造到销售、从通用管理知识到专业管理、从一线领导力到高级领导力的全方位的学习地图,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青岛啤酒这一年来的分门别类的培训安排,也让我们看到这家百年企业对“以人为本”的现实诠释。

    “在青啤看来,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投资员工,便是投资企业的未来。如何培养员工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企业的所有经营资源中,最具能动性、创造性的一个维度,他们是能够不断增值、不断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和动力。”青啤公司副总裁姜宏表示。

    青岛啤酒管理学院显然很好的承担了这个角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岗培训、任职资格制度、最佳实践交流、管理培训生等一系列管理工具和方法,青啤管理学院为全体员工打造了一条稳健、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

    这些平台和机会,使得青啤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发挥才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事实证明,正是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核心与本质,诺大的青啤才会在全国大市场的整合与扩张浪潮中从容不迫,柔韧有余,才能在有预见的全球化凶险中化危为机,才能在长达十年的国际化良性运行中实现5%的稳增长,成为跻身“全球十大稳增长公司”中的唯一中国公司。

    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样本剖析

    日趋复杂的国际化大背景,越来越突出地表明,一个企业的成功和永续,都绝非偶然,也绝非简单,因为这不单单取决于规模的扩张和机会的把握,归根到底还在于人的资源因素的发挥。尽管这个过程相对较慢,需要艰辛和高昂的付出,但它所带来的价值将是无限的。

    2008年,青岛啤酒公司成立国内啤酒业第一家企业大学——青啤管理学院,“它标志着青岛啤酒将员工培训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看待”。

    有介绍说,几年来学院逐步建立起了从总部,营销、制造中心,到基层单位、班组不同层面的培训体系,设立了包装、酿造、QA、动力、财务、经销商等多个专业学校。在关键人才培养模式上,他们将“领导力开发、专业力提升、业务力拓展”作为工作重心,以一体化培训体系为依托,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采取不同的培训策略。

    事实上,青啤公司的培训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学院本身,而是整个公司所实行的三级培训模式,即公司级、中心级、基层业务单位级。对于各级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地领导力开发课程、最佳实践交流、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法,全面提升其系统领导力;对于专业技能人才,通过专业学校/培训基地、岗位资格认证、OJT、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提升其专业力;对供应商、经销商、在校生等上下游客户,则通过点对点支持、培训嵌入等形式拓展其业务力。通过不断完善“三力”模型,使得公司人才培养更趋系统化、职业化、专业化。

    青岛啤酒建立了“以薪酬激励为基础,以职业发展激励为动力,以情感激励为纽带,以文化激励为核心”的全面激励体系,以机制激活人力资源,营造和谐发展氛围,为员工创造快乐,调动和激发着青岛啤酒焕发出新的潜能与活力。

    通过做大“企业”把“人”做大,通过做大“人”把“企业”做大,这也许是我们沿着企业管理学院这个脉络找到的,青啤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辩证法。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