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房产市场利润丰厚难放手 开发商"叫板"宏调政策

2012年12月20日 14: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作为高利润高回报产业,房地产业备受企业和投资者的亲睐。无论是央企难舍房地产,还是标杆企业重回地王频现,无一不展示了这块大蛋糕的诱人。或许正是地产业的高利润特质,才让开发商频打擦边球,又屡屡“触界”,叫板政府的宏调政策。

    退房令三年仅20家央企退出

    据长江商报消息,统计发现,2010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的通知至今,名单中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78家央企退出者不足1/4。、

    市场研究者发现,退市令第一年效果显著。时至2012年岁末,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除了21家被允许继续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外,只有不到20家央企通过剥离或者转让方式,完成了从房地产市场的退出。

    与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彻底退出房地产市场的精神相反,一部分央企凭借地方政府资源、土地储备资源、央企融资优势,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仅以北京市场为例,来自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信息显示,多家“退出榜”上有名的央企,仍在逆势扩张拿地。这表明,部分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依然在坚定地从事拿地,进而直接进行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进程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利益纠葛,二是缺乏具体操作方式和时间表约束。

    而高调发展房地产业务的中国恒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恒天集团”),近日更是备受各界的关注。央企退房令发布后,恒天集团新闻发言人石廷洪曾称要根据国资委政策精神,子公司恒天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地产”)原则上不会再做新项目,目前以开发自有土地为主。然而,近三年来,恒天集团不但没有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意思,反而在近两年拿下两个大项目,进一步扩张其房地产业务。除住宅和普通商业地产外,恒天集团不排除发展旅游地产等多种业态。

    标杆房企重回一二线城市圈地

    年关将近,不少房企上半年提前完成任务,下半年开始了大规模拿地。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对11家标杆房地产企业的监测,这些标杆企业下半年拿地额达到了882亿元,而上半年仅为304亿元。下半年拿地金额占销售比达到了29.1%。从标杆房企拿地数量来看,一线城市占比20%,二线发达城市占比20%,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42%,三四线城市占比18%。

    9至11月间,标杆房企掀起的一轮拿地高潮,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近期连续刷新地王纪录,成为这种趋势的最好证明。而标杆房企在前几年显现出进军三、四线城市的迹象后,今年又将拿地重点返回一、二线城市。“2012年1至10月,从标杆房企拿地数量来看,一线城市占比20%,二线发达城市占比21%,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42%,三、四线城市占比18%,其中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最高。由于三、四线城市未来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因此标杆房企采取了回归一、二线城市的策略。”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

    而标杆房企的回归也催生了不少地王。万科、绿地等四家公司12日联合以54.3亿元的底价拿下上海南站商务区地块,楼板价1.1万元/平方米,此地块成为上海今年以来的新总价“地王”。这是半个月内,诞生的第8个“地王”。

    自11月27日至12月12日,半个月里,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到二线城市南京、苏州,土地市场相继诞生了8处“地王”。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地王”一词强势回归,让不少正在观望的购房者有些恐慌:平均每两天就出一个“地王”。

    面对此起彼伏的地王,19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宣布暂停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8号0304-622地块住宅混合公建用地项目挂牌出让活动。这成为国土部18日宣布“抑制异常地价”系列新措施后的首个响应者。

    开发商惜售致购房人恐慌心理

    “首日开盘即售罄”已经被开发商作为炒高楼盘价值的一种商业手段。尤其是在一些一、二线城市,摇号、办卡、排号成为购房的“潜规则”,购房摇号数量远高于房源数的情况屡见不鲜。

    2012年12月初,位于天宫院地块的金融街·融汇二期首日开盘,即以300多房源对阵700多购房人的壮观场面顺利收官。据融汇销售员介绍,自己的不少未“抢”到房的客户已经转投附近的中国水电云立方项目。而就在上周云立方也以294:455的供求比,开盘当日即售罄。

    记者对比后半年所开盘的项目发现,不少项目在销售时机和推售节奏上采取了一定的策略。以融汇和云立方为例,不少细心的购房人发现,这两个项目每一期只推出两个左右的楼盘,房源数量不大于400。多年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的冯琪告诉记者,控制一定的供求比例,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很多人都抱着下一期价格会有所上浮的心态,涌入当期市场。”

    然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开发商对于房价已经不再具有绝对的把控权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融汇二期的价格之所以与一期持平,主要原因是“之前报给北京建委的价格未以准予。”

    今日,北京建委也面对媒体透露,目前已经约谈了一些涉嫌违规项目的负责人,并启动了执法程序。其中,“紫金新干线”楼盘涉嫌构成捂盘惜售,“金地格林”项目涉嫌违反“未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不得排号、定房、内部认购或收取任何预付款性质的费用”的规定。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