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波:青岛啤酒要做实业强国的最佳践行者

2012年12月28日 13: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青岛12月28日讯(记者刘成)实业强,则国家强;实业兴,则国家兴,2012年,一场如何激活发展实体经济的变革悄然酝酿,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实体经济,走实业强国的道路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中国,做实体经济的确是一个苦差事,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出逃、成本上涨……实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愈发恶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实业既要有板凳需做十年冷的坚守,更要能经得住诱惑,抗得了风浪。

    大浪淘沙,青岛啤酒却是一家例外的公司,它执著坚守实业近110年,坚守“好人酿好酒”的理念,历练出一个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用实业精神做强中国品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提出,在新的发展时期,青岛啤酒要做实业强国的最佳践行者。

    坚守的实业精神

    近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急剧膨胀速度可谓世界之最。不仅造就了大量的富豪,也吸引了大量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进入地产行业,从央企到地方微小企业,莫不趋之若鹜。巨量资本从实体领域逃至虚拟领域,中国经济前进动能告急。

    1903年创立伊始,青岛啤酒就将实业精神的基因植入自己的发展中,孙明波说,青岛啤酒的基因中很好的承袭的德国实业精神、严谨的制造文化,同时又将这种文化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形成了百年来恪守“好人酿好酒”的酿造文化。正像有人论述的那样,公司的基因并不像人的基因那样在显微镜下看得见摸得着,它是一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进化出来的适应该市场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产品的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等等,虽然近110年来,商业模式、管理方法等都在变化,但是青啤人实业精神的基因没变。

    孙明波认为,青岛啤酒用近110年的酿酒功夫为全球的消费者做好每一杯酒,这种心无旁骛的“投入”做好、做透、做精一件事,就是“实业精神”。而青岛啤酒的发展,还推动了整个啤酒产业链的发展。有专家分析,啤酒业带动再就业比率为1∶5,也就是一个岗位的就业会带动整个社会大链条上5个岗位的再就业。按照青岛啤酒5万员工来计算,带动的就业岗位就达25万。同时,青岛啤酒也帮助解决了三农问题。做啤酒需要大量的农产品,青岛啤酒用的原料大麦、酒花、大米大多来自甘肃、新疆等西部地区。每年,青岛啤酒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的大米、酒花等至少几十万吨,大大拉动了西部农民兄弟的收入水平和当地就业。“我们积极扶持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成长,提供改善供需双方质量、成本、管理和服务的机会,做强做大整个啤酒产业链,与价值链上下游、利益相关方,一起实现‘共盈、共赢、共荣’,构建可持续竞争力。”孙明波如是说。

    成为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用近110年的发展生动的诠释了实业精神。回顾历史,孙明波认为,“做企业首先要克服一个短期经营的观点。大家都有诱惑,大家容易被诱惑,现在中国市场比较大,你是迅速地做大还是要精益求精地做强,这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选择。到现在为止,青岛啤酒的品牌经过1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且品牌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能够始终不落伍,成为中国的百年老店当中最有活力的企业之一。我觉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岛啤酒耐得住寂寞,不求短期的利益。因此,无论是做企业、做品牌都要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地去做产品、管理、品牌,有时候要牺牲一些短期利益来保证长期的利益,这样才能有质量的增长。”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看来,实业精神重要特征就是脚踏实地,不是说永远追求产品的此消彼涨,而是在一个产业上我扎扎实实的做到最好,最精,像瑞士人做手表一样,做到最精,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冲击,这是实业精神的一个方面。

    实业是强国之本,创新是实业之魂“在现在的环境当中,社会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岛啤酒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够基业常青,还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就是我们始终保持创新精神,始终保持不断地否定自我,始终保持我们的生机活力。”孙明波告诉记者。

    国际化: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

    坚守并不意味着保守,更不意味着封闭,考量青岛啤酒践行实业强国的百年历史,始终离不开国际化的支撑,汲取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要实现强国的梦想,聚焦在在经济活动最基本的单位——企业身上,无疑是用实业精神做强中国品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目前青岛啤酒已经畅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之一,在通往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的大路上,青岛啤酒的脚印坚实而执着。

    “对于国际化的发展青岛啤酒永远不会满足。110年来,青岛啤酒从一个青岛的本土公司,成长为一个全国公司,目前正在向全球化公司迈进,这是青岛啤酒国际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孙明波告诉记者。

    而在孙明波和青岛啤酒的实业强国构想中,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全球化的标准是对全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不仅仅测算你在国外的销售有多少,国外分支机构有多少,国外投资有多少。”孙明波说,全球啤酒行业主战场就在中国。首先要在中国市场做强、做大,要在家门口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市场上打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国外发展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青啤在国外的发展是遵循品牌驱动、产品带动的思路,从出口做起,从海外基础市场做起,打造品牌的影响力。

    青岛啤酒这一民族品牌要做强做大,参与全球整合势在必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青岛啤酒一直在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本的全球化、生产要素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孙明波特别强调和看重文化的作用,首先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文化,开放的公司,能容纳全球不同文化才是真正全球公司。仅能容纳青岛文化,那就是青岛公司;仅能容纳中国文化,那就是中国公司;能够容纳全球不同文化的人才,才是全球化公司。“青岛啤酒在成为国际化公司的进程中,就是容纳全球不同文化的过程,特别是全球文化中的先进文化。这需要企业有开放的胸怀、勇于变革的文化和创新性的管理。我们要容纳全球不同文化的人才,建立一个多元化、互补型的团队,有足够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用实业做强中国品牌,践行实业强国的道路,青岛啤酒的努力赢得了尊重与回报,跻身世界第六大啤酒商,而在2012年6月28日,“2012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发布,青岛啤酒以631.68亿元品牌价值,继续蝉联中国啤酒第一品牌。

    可持续增长的路径

    2012年初,全球著名商业杂志《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评出全球十大稳定增长企业,青岛啤酒成为唯一来自中国的上榜企业,同时也是榜单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研究人员在全球选择了2347家市场资本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企业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只有10家每年都能实现净收入增长至少5%。在这10家企业中,又只有5家在这一期间每年实现收入和净收入双增长。

    2012年,在行业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岛啤酒仍保持了啤酒销量的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共实现营业收入217.95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啤酒销售682万千升,同比增长12.8%,而同期行业平均增长水平3.3%。

    特别是在6、7月份,青岛啤酒更是交上了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百万千升的答卷,连创历史新高。凸显了青啤公司从管理能力、品牌运作、产品销售、人才管理、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系统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整合与扩张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11月21日,青岛啤酒年产60万千升项目在洛阳签约,优化完善市场布局。

    11月22日,青岛啤酒体育营销再升级,青岛啤酒成为CBA联赛官方合作伙伴,升级“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三位一体的品牌推广模式。

    在实业强国梦想的照耀下,孙明波说,未来的青岛啤酒,将继续在“品牌带动下的发展战略”指引下,持续变革和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实施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双轮驱动”,发挥自身的品牌、品质、管理、技术等优势,坚定不移地围绕发展啤酒主业不断做强做大。一方面加快收购兼并、技改、异地迁建等,迅速提升产能配置水平和资产质量,进一步增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紧抓“三位一体”的品牌推广模式,通过运营整合、品牌提升,不断开拓产品市场,形成区域强势市场,着力提升公司市场份额,争取早日实现年产销量1000万千升的目标。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