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与节能标兵谈节能驾驶

2013年01月17日 22: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姜帆
    2012年12月28日,济南市雨雪交加,我们来到济南工交公司一分公司,见到了节能标兵张健和方健。我们说明了来意后,张健碰了碰方健,“让方老师说吧”。方健微笑着说:“让健哥先说吧”。

    “一个叫老师,一个叫哥,你俩谁年长呀?”

    张健调皮地说,“他叫我哥,是我比他大一岁,我叫他老师,是尊重,因为只有尊重对手才能战胜对手!”

    他们开心地回忆起他们之间的一次次较量。

    2010年5月,济南公交一分公司首届节能驾驶技术比武中,一分公司三队3路驾驶员张健和一分公司五队49路驾驶员方健,分别作为各自车队的先进典型参加了比赛。结果方健夺冠,以百公里单耗15.56升的成绩拿了第一名。张健得了最后一名。

    公司对方健的驾驶操作进行了总结,并推出了以方健名字命名的“脚轻、手快、多滑、少带”安全节能操作法。

    惨败的张健感觉很没面子,同时,方健操作法也给他极大的触动。“他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此,方健成了张健赶超的目标。

    2011年8月,在济南公交总公司举行的驾驶员第一届节能技术比武中,张健获得了亚军,老师方健第四名。前三名被选送参加全国的竞赛。在北京举行的2011全国城市公交客车节油技能大赛中,张健获得全国比赛的第一名。

    老师方健并不气馁,2012年9月,在济南公交总公司举行的驾驶员第二届节能技术比武中,方健超过张健得了第二名,全国冠军张健屈居第三名。

    下次比赛谁能战胜谁?不好说。

    方健是2002年调入济南公交公司的。2009年10月,公司换上了舒适先进的新车,有很多功能大家都不会用,这激起了方健的好奇心。同时,公司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也提了出来,方健拿出了认真钻研的劲头,很快熟悉了新车的各种功能,并琢磨起节能减排的操作技巧。

    张健20岁那年成为公交驾驶员。他以为在线路上猛拉快跑,追前压后才叫技术高超。他是出了名的“张飞车”,耗油大户,车辆经常发生故障。2005年的一天,一位公交老司机郝师傅与他进行了彻夜长谈。郝师傅告诉他两点,一个是驾驶员的职业靠安全吃饭,要想安全行车一定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好心态。第二是开车的三个境界。郝师傅说,年轻气盛,脾气大,这个阶段是“车开人”,成熟稳重一些之后,才能达到“人开车”的境界,而“人车合一”才是开车追求的最高境界。郝师傅的这番话,让张健如梦方醒。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车开好”。

    记者问:“你们现在应该已经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吧?”

    他们说:“不,我们还差得远,人车合一是我们永远要追求的境界!”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