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邯郸2月5日讯(记者雷汉发、通讯员程益聪)2013年河北省邯郸市生产总值完成3023.7亿元,略高于河南省洛阳市,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实力第二大城市。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告诉记者,邯郸要借中原经济区国家级战略发展建设的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做中原经济区北部经济龙头,打造中原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
年初的邯郸市经济工作会议,拟定了2013年邯郸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的大盘子。高宏志说,在未来的发展中,邯郸市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转型升级。通过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推动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这将是邯郸市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中保持的主基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三农”基础地位。在抓好200万亩“超吨粮田”示范方的基础上,实施“棉麦双丰”高效工程,三年内推广棉麦高效种植100万亩,扎实推进“后吨粮市”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绿色、名优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分别提高1个和2个百分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完成首批整建制推进幸福乡村示范点建设任务。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钢铁产业,推进围城钢企退城入园、减量置换,加快新武安钢铁集团、紫山特钢等钢企的实质性重组,推进24家钢企总投资509亿元的106个产品延伸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发展整机、拓展规模上求突破,新材料产业在扩大总量、加速转化上求突破。培育发展生物、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开工建设中华成语文化园,抓好广府古城、紫山等41个旅游重点项目,加快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抓好邯郸国际陆港等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城市夜经济,主城区四区一县都将打造1至2个特色街区,提升商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贷款额度,争取更多商业银行入驻,大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加速城镇化进程,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加快东部新区建设,开工建设市客运枢纽中心,推进体育中心、传媒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加大重大城建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回迁房建设,确保居民按时回迁。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数字城管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开展治脏、治乱、治噪、治堵专项行动。加快聚集优质产业,主城区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县城扩容升级,重点建设精品街道、标准公园、商贸综合体等,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加速聚集。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依托冀南新区,打造重要经济增长极。冀南新区将强化规划引领,完善配套设施,聚集优质项目。邯郸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按照“西部率先、中部繁荣、东部振兴”的思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健全完善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力争增长11%,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