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工业园区带动城乡一体化

2013年07月05日 10: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金虎

  山东烟台探索独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以工业园区带动城乡一体化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岳汽车基地总装车间。马双军摄

  炎炎夏日,记者来到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海通用东岳基地。在车间,高密度机器人焊接系统正在紧张作业,焊点自动化率高达63.3%。据上海通用东岳基地总经理叶彪介绍,随着三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每分钟下线两辆轿车已成现实,这同时也使烟台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辐射——

  核心工业区带动周边

  东岳汽车基地吸引带动了近百家一级供应商落户烟台,带动了烟台千亿元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目前,东岳汽车本地化配套率已近80%,以整车项目为核心的配套网络正向烟台周边县市区延伸扩张:福山区专门规划建设了上海通用东岳配套产业园,集聚起了变速器、线束、冲压件、车灯四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形成了与开发区遥相呼应、双赢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山东省内最大规模、品种最全的汽车零部件基地;芝罘、龙口、莱州、莱山等地企业也不同程度受益。与烟台汽车经济圈共生的还有工程机械产业圈,“远处有江苏的发动机、江西的变速箱、安徽的油缸、山西的配重,近处有牟平区的护定架、莱阳的车架、芝罘区的前挡板,来自国内各地的5000余个零部件在我们这里优化组合成叉车后,又销往国内各地以及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金光宝说。

  烟台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王曰义告诉记者:“开发区引进的企业中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占了绝大部分,其中还包括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这和周边地区形成了‘产业落差’,由此产生了核心工业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烟台开发区刚设立时,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荒滩。经过20多年的建设,这片仅占全市1/60的土地,创造了全市1/6的GDP、1/5的产值与税收、1/4的工业增加值和2/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人口突破4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3%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新区。

  联动——

  园区建设力促城镇化

  过去,烟台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如今,烟台找到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着力点。“烟台拥有6个国家级园区、10个省级园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00多个县域经济集中区,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优势,促进产业、要素、人口聚集。”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说,“烟台集中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战略,这种叠加优势让烟台更有条件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这些园区,烟台市着力打造了机械制造、现代化工、电子信息等5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累计吸纳就业人口70万人,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2012年,省级以上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30万人,分别占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和人口的42%和33%,成为烟台城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由烟台市区一路向东,是一片新规划的区域——东部海洋经济新区。目前40平方公里的金山港区建设已启动,昔日荒寂的盐碱滩上,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经济总部基地、滨海度假酒店群正拔地而起。这座正在崛起的新城,源于烟台功能区带动效应的释放,是烟台蓝色经济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中的领先“一极”,更是“优势叠加”效应的显现。

  “各类园区是烟台特色城镇化发展的主载体。烟台把各类园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开发区域,依托城镇、反哺镇村。”烟台市市长王良说。走功能区带动之路,是烟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目前,烟台市各级城镇形态区域以全市5%的土地面积,聚集了56%以上的人口,创造了80%以上的生产总值,显示出了巨大发展活力和集约效应,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