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苏淮安打造对台合作“新高地”

2013年08月09日 09: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薛海燕、金厚勋

  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千家 实际投资近50亿美元

  江苏淮安打造对台合作“新高地”

  自2010年两岸签订ECFA协议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抓住两岸经贸往来的重要契机,积极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淮安开展包括台资产业集聚、台企创新发展、台商投资环境、两岸交流交往的“四个新高地”建设。

  截至2012年底,淮安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1000家,总投资近100亿美元,实际投资近50亿美元。其中大型龙头企业20多家,如富士康、台玻集团、旺旺集团、明基集团、台啤等知名台企全都相继入驻。

  今年以来,淮安市推出了“台资倍增计划”,提出到2016年,形成台资产业链或特色产业集群10个以上,累计新引进台湾百大企业、上市上柜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100个,全市台资企业数量翻一番。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强调,淮台“四个新高地”建设将立足本土特色,重点推进与台湾在盐化工、食品、IT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地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加快形成淮安市台资产业集聚新亮点。

  淮安市政府积极鼓励台资企业科技创新,出台实施“三同等一优先”政策。即台企在淮安设立研发中心的,享受与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台资企业在市内研发申请的发明专利,享受与本地企业同等的创新奖励;台资企业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在项目申报、政策扶持、成果奖励等方面与本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对拥有自主品牌的台资项目,优先列入市重大项目计划,并在土地供给、财政补助等方面予以倾斜。

  淮安当地政府各部门强化服务理念,对台商提出的合理需求尽力予以满足。淮安旺旺工业园的总厂厂长林东荣告诉记者,今年6月13日自己上任,第二天,淮安清河区区委书记和区长就打来电话,承诺将积极搞好服务。淮安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徐宜详告诉记者,将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实践,要求按照“审批项目最少、办事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优”的要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淮安打造成台资服务高地。

  据介绍,淮安市将积极拓宽对台交流领域,发展与台湾高层次交流平台,如加强与台湾重要行业公会和台北内湖科技园区、新竹科技园区的对接。同时,以淮安的运河文化、淮扬菜饮食文化、《西游记》文化为纽带,把独具地方魅力的淮安文化与对台交流相结合。淮安市还将分期分批组织农业、金融、医疗专业人才赴台研修,以扩大与台湾在农业、医疗、金融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