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12月31日 14:17   来源:政府网站   
    为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全省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

    (一)全面完成既定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商贸流通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

     1.消费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伴随着城乡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市场流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各项促进消费政策的深入实施,全省消费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创新高,从2005年的1776.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151.5亿元,年均增长18.5%,高出“十一五”规划目标6.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显著加快,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40.7%,比2005年下降5.7、4.8个百分点;每百户城镇家庭家用汽车、摄相机、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8.5辆、3.5架和48台,每百户农村家庭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拥有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23台、53台和29台。

     2.市场主体迅速发展。全省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行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到2010年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法人企业719个、零售业法人企业1480个、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1271个,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259个、1125个、811个;全省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近50家,徽商集团和合肥百大集团连续数年跻身于全国企业500强,2010年分居第188位、第285位;合肥百大、安徽商之都、安徽华夏、阜阳华联名列全国连锁企业百强。全省商贸流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国美、五星、华联、世纪联华、苏宁、苏果等国内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落户我省,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乐购、大润发等国际知名商业企业纷纷进驻,截至2010年底,境外企业已在我省开办10家公司、41个门店。

     3.城乡市场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商贸服务区试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社区双进”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以批发市场为主导、零售市场为主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10年底,建成规模以上商业网点773个,其中零售网点432个、交易市场341个;亿元以上交易市场137个,市场摊位数8.6万多个、年成交总额1738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6万多个和1.2倍;国家级城市商业示范社区28个、省级城市商业示范社区140个,商业网点总数超过4万个;农贸市场698个,总面积350万平方米,每千人拥有58.7平方米;乡村两级连锁农家店超过2.6万个,覆盖所有乡镇和65%以上的行政村;69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68个县乡农贸市场开展了以冷链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安全监控、废弃物处理等公益性设施以及交易厅棚、仓储物流、加工配送等经营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升级改造。推进“农超对接”,积极探索“超市+基地”、“超市+农村合作组织+基地”等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扩大了农产品销售。

     4.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快速普及,综合卖场、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2010年,全省限额以上流通企业连锁门店总数8306个,比“十五”末增加4006个,实现零售额722.4亿元,增长29.9%。商贸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全省共有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2000家左右,合肥、芜湖市被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市为重点,以蚌埠、阜阳、安庆市等为补充的物流园区发展格局。部分大型骨干企业,依托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增强创新服务能力,积极开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客户)、C2C(客户对客户)等电子商务形式拓展流通渠道,创新经营模式。条形码技术、销售时点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信息技术也在大中型商场和超市得到普遍应用。 

     5.流通体制改革成效明显。逐步确立现代商贸流通管理体制,省、市、县政府商务行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商贸流通领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的行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截至2010年底,全省商贸流通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企业总数的99%。通过实施减债脱困工程,帮助786户市属以上国有流通企业处置历史债务39.25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121%下降到80%左右,近16万国有流通企业职工受惠,有效地深化了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企业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存量资产得到盘活,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我省成为全国涉及范围最广、处置债务最多和完成任务最好的省份之一。

     6.市场运行调控能力显著加强。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监测水平明显提高,省、市、县、样本企业四级监测系统已经建成。截至2010年底,全省监测样本企业已超过1500家,监测范围涵盖全省所有市、县,涉及19个行业。监测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商务预报平台和主流新闻媒体定期发布市场运行动态和形势分析,引导生产和消费,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市场应急调控机制逐步健全,建立应急商品数据库和应急联络员制度,应急商品重点联系企业64家,应急商品品种37个。重要商品储备规模迅速扩大,省级生猪储备由2005年的2.5万头增加到17.5万头,并建立了临时冻肉储备和食用油储备。2005年以来,通过组织重点企业广辟货源渠道、实施跨地区调运、适时投放储备等手段,有效应对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多起突发事件及其引起的市场波动,市场运行调控工作多次受到商务部表彰。

     7.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不断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打击传销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流通环境得到净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畜禽屠宰、酒类流通、汽车流通、拍卖、典当、成品油、茧丝绸等特殊行业监管得到进一步强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省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肉食品安全事故。流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每年定期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诚信经营,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8. 经济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商贸流通领域批零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2.7%提高到2010年的25.2%。截至2010年底,全省商贸流通领域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十一五”期间带动新增就业250万人,占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口比例超过5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全省商贸流通领域限额以上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限额以下企业占商贸流通企业总数的93.4%,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徽商集团、合肥百大、阜阳华联等大型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相比,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2010年,全省最大的2家连锁企业—合肥百大与安徽商之都销售额之和仅占上海百联集团的1/3。随着商业零售市场全面放开,外来资本竞争更加激烈,本土企业发展压力日益凸显。

     2.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不够快,传统业态仍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仓储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全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仍然实行“公司—商场—部组”三级管理、“公司—商场”两级核算、商场和部组承包经营的传统管理方式,降低了企业竞争力。信息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网上销售、电子订货等技术应用方面较为薄弱。

     3. 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偏少、成长缓慢、区域间发展不均衡,许多市场处于结构调整、机制转换阶段,组织形式、管理水平、制度创新等相对滞后,面临的改造升级压力较大。城乡流通市场分割现象依然严重,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流通网络,尽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全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流通网络仍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开拓和消费规模的扩大。 

     4.城市社区商贸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社区商业落后是我省城镇商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社区商业网点覆盖面配置不足,服务功能单一,尚未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体系,既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不利于服务性消费的增长。

     5.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商业规划管理滞后,部门封锁、地区分割、地方保护现象依然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流通业态和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过度竞争、低水平竞争、不正当竞争等现象突出。商品流通市场有序发展、规范管理、依法保护的良好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亟待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省商贸流通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和我省已经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确定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努力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我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将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欠发达省情没有根本改变,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尤其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省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

     1.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年均增长11.1%,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省正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和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潜在增长能力仍然较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向好,必然推动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完善发展机制、拓展发展内容、创新发展手段、提高自身功能、实现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作用。

     2.宏观经济政策更加有利。调结构、扩内需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实施,扩大消费需求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将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健全,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强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同时,各级政府在贯彻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战略方针过程中,会陆续出台新的促进政策,各项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将成为推动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3.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预计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1.6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必然要求城镇流通基础设施、网点空间布局等资源配置随之调整,带动流通产业发展、扩大居民就业、拉动消费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根据测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消费增长近2个百分点。

     4.行业发展自身动力不断增强。随着商贸流通业自身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流通产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加之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化,行业内部的相互整合和资源配置加速,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迫使流通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5.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升级。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个时期将是消费增长的黄金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会进一步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转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各种保健消费、娱乐消费、服务消费、旅游消费、奢侈品消费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同时,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节能环保消费、可持续消费被广泛认同。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对新型消费模式、优越消费环境的追求,要求商贸流通业通过加快发展提供多样性、便利化、高效率、全方位的商品流通和消费服务。 

    (二)面临的不利因素。

     1. 市场波动趋于频繁。由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逐步加深,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显著提高,受能源危机、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产生的国际市场波动,将会迅速地传导至国内市场,加之近年来国内各种自然灾害也呈频发态势,这些都会对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平稳运行带来影响。

     2.促消费政策效应衰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等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手段的短期促消费公共政策,在挖掘消费潜能、扩大即期消费规模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成为消费保持较高增幅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对汽车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家用电器作为耐用消费品,淘汰更新周期相对较长,政策促进效应到一定时期必然出现衰减迹象,对生产领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3.消费信心难以迅速提升。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率过低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尽管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出台或正在推出一系列调整分配和刺激消费政策,但收入分配失衡和保障体系滞后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彻底转变,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居民储蓄仍将呈现较强刚性,短期内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率难以产生明显成效。

    三、“十二五”时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以现代化、体系化、便民化为主攻方向,以培育限上企业和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重点,以资本化、信息化、标准化为路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格局,加快构建辐射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打造惠民便民、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5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左右;全省商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全省限额以上流通企业超过1万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超过50%;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得到广泛应用,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0%,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以上。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推动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四、“十二五”时期商贸流通业发展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主要任务。

     1.以扶持壮大骨干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坚持大企业培育战略,健全省、市、县三级培育体系,实施“万企培育工程”,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以大企业为依托,加大配送中心和城乡连锁直营店建设,完善区域性综合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农村商品流通、城市商贸服务、农产品流通、生产资料流通和再生资源商品回收体系,提高行业组织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畅通流通渠道。

     2.以连锁经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流通发展方式。重点实施“连锁经营拓展工程”、“现代商贸物流提升工程”、“电子商务突破工程”,不断扩大连锁经营范围,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着力培育电子商务主体,做活新型业态,创新流通形式,满足多层次商品消费需求。

     3.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深化城市商贸服务业示范试点,完善试点政策措施,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大力支持住宿餐饮、美容美发、洗染维修、家政服务和连锁便利店、中小综合超市等各类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健全商贸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不断满足居民各种服务消费需求,打造民生商务。

     4.以完善和落实促消费政策为契机,推动消费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消费促进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我省鼓励消费的具体措施,组织开展好多种营销活动,宣传优秀品牌和优质产品,培育消费热点,挖掘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进商贸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倡导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5.以保证消费供应为着眼点,完善市场运行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市场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应急调控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健全商品储备体系,拓展货源渠道,强化调控手段,保障市场供应。

     6.以保障消费安全为重点,逐步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推进肉类、蔬菜等重要食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加强源头监管,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加强商务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推动流通领域诚信建设,强化重点行业的管理,优化消费环境。 

    (二)重点工作。

     1.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组合叠加各级各类扶持政策,推动大型流通企业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扩大农村连锁经营网点覆盖面,完善农村地区经营服务网络。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设改造8000家农家连锁店,覆盖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并重点扶持建设2000家示范农家店,带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水平的提升。

    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支持面向农村市场的配送中心建设,鼓励开展社会化配送,建立联合采购和物流配送体系,拓展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医药等商品配送服务,增强连锁经营能力,提高统一配送率和农村物流效率。

    提高农村商贸流通服务水平。支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企业,不断提升农家连锁店的“信息化、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水平,建立企业、配送中心与农家店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顺应城镇化进程,以乡级店为载体,整合销售、邮政、通讯、药品、书报等商品和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逐步培育农村综合商贸服务中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2.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实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程。以加强冷链、仓储、交易厅棚、加工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县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社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改善经营环境,扩大辐射能力,并逐步在部分农业生产基地支持建设一批预冷设施和初加工设施,有效调节农产品上市时间,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链条。

    优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布局。引导各地从区位交通条件、农产品资源结构特点出发,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农产品销地和产地批发市场,重点推进合肥、蚌埠、宿州、淮南、阜阳、池州等地实施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完善交易、物流、结算、检验检测设施,提升商品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功能,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争取到“十二五”末,全省培育3家以上在全国位次靠前的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或生产资料批发市场、20家区域性农产品或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其中: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面向全国的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各市至少建成1家大中型批发市场;所有县(市)城区建设改造1家以上具有批发、零售功能的标准化农贸市场,规模较大的建制镇和省际交界乡镇建设改造1家标准化农贸市场;其余乡镇均有较为规范的农贸市场。

    着力推进“农超对接”。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及学校、酒店等与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直接对接,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规模化,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分级、包装、标识的标准化,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参加质量认证,培育自有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实施“农超对接”的大型连锁超市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

    开展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以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为主体,重点建设1个海南农产品交易配送专区和3个左右商流链条,打造反季节蔬菜和热带水果流通链条,丰富我省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3.提升城市商贸服务业功能。

    加快发展大众餐饮业。以健全标准体系和规范经营秩序为重点,深入推进“早餐示范工程”,支持经济型连锁中餐企业发展,逐步健全餐饮服务网络,加强食品安全,不断提高餐饮行业现代化和组织化水平。争取到2015年,每个设区市建成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发展5000个早餐网点,逐步形成覆盖居民社区、商业街区、办公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的大众化餐饮网络。

    健全家政服务体系。支持各设区市家政服务平台和网络中心建设,强化供需信息对接、企业资质认定和服务质量监督,整合家政服务资源,扩展服务内容,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和服务技能,引导家政企业连锁化、规范化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保洁、保姆、护理、送货、修理、文化、娱乐等各类便民服务。争取到2015年,每个设区市建成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培育100家规范的放心家政服务企业,年均培训10000名以上家政服务人员。

    积极拓展社区服务业。深入推进“社区双进”工程,完善和提升住宿、美容美发、洗染、家政护理、沐浴、修理、摄影等社区服务功能,推动社区便利店、小超市、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支持连锁经营企业进驻示范社区和新城区,发展社区便民商贸服务网点。争取到“十二五”末,全省累计创建20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改造提升城市商业中心。围绕落实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结合各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支持发展城市商贸发展示范区、特色街区,合理建设城市新区商业中心,完善商贸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商业集聚能力。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建设10家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每个设区市培育2个中心商圈和2条购物、餐饮、商务休闲等特色商业街区,每个县城至少打造1个商业中心。

     4.支持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以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为重点,适时出台培育大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协调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扶持壮大一批规模和效益居于同行业前列、竞争优势明显、品牌影响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继续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央企、知名民企五大战略平台合作,开展以商引商、集群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省外、境外开店设场,形成跨省、跨国采购和销售网络,拓展市场空间。引导优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运作,通过参股、控股、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链,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和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十二五”期间,全省将重点培育50家左右跨区域运作、主业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商贸企业,每个设区市至少培育2家骨干企业。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促进与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稳定市场、带动就业的作用。促进典当业平稳快速发展,有效利用典当行业便利融资的功能,推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商贸流通业,发展特色经营,拓展细分市场,扩大居民就业。

    加强品牌培育。突出文化特色,注重培育特色企业主体,加大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培育力度,重点支持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企业技艺传承、科技创新、产品推广和品牌保护。鼓励挖掘、保护、改造民间特色传统工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带动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和商贸服务水平的提升。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培育5个驰名商标、50个省著名商标商贸企业,创建100家左右国家级、省级老字号商贸企业。

     5.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

    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实施现代商贸物流示范工程,引导企业树立供应链管理理念,促进流通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支持共同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建设一批商贸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加速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仓储、配送设施,推进商贸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提升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合肥、芜湖现代商贸物流示范城市和蚌埠、阜阳、安庆、宣城、滁州等区域性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在全省创建10个物流示范园区、20个物流示范企业、发展50个城市商品配送中心。

    拓展新型消费模式。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扶持易商数码、家家购物、徽之尚、百大易商城等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加快发展,依托互联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自主建设运营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利用已有品牌优势、实体网点资源和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网络购物、电视购物、手机购物等消费业态,实现采购、营销、物流配送、服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增强电子商务对商贸流通行业的提升和带动功能。支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新型电子支付方式,提高电子结算水平,扩大刷卡消费和信贷消费。“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徽商集团、合肥百大集团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试点,并建设10家左右面向消费者的专业网络购物平台和面向企业间交易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

    促进连锁经营发展。推动连锁经营方式向更多行业延伸,不断加快规模化、组织化和现代化进程,支持连锁企业创新业务方式和经营模式,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和统一配送,全面提高我省连锁经营企业的规范化水平。

     6.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降耗。

    开展绿色流通、低碳消费促进工程。继续在商贸流通领域开展节能行动,在大型超市、百货店等场所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引导和扩大节能产品消费,引导居民绿色消费和流通业低碳发展。

    加强能源消耗管理。促进实施商贸流通领域节能和能耗标准,在洗浴、洗染、洗车、美容美发等耗水量大的行业,广泛推行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推动住宿餐饮业逐步取消一次性用品,巩固塑料袋有偿使用工作成果,抑制商品过度包装,推动节能减排。

    推进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家电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加快多层次、专业化废旧商品流通市场和平台建设,逐步形成社区回收站点、区域性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十二五”期间,将在全省建设10个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30个分拣中心,发展5000个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并推动骨干企业利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规范和整合。

     7.培育消费热点。

    创新消费促进政策。顺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制定促进节能环保消费的支持政策,鼓励开拓新能源汽车、节能产品等新的消费领域,促进循环消费和可持续消费。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积极配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家具、家电、家纺、家饰消费。加快发展二手车交易和汽车租赁市场,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引导和促进汽车消费。

    引导新型消费模式。支持企业开展信用销售,发展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定制消费,拓展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拍卖、典当、租赁、会展等行业规范发展,拉动生产性服务消费增长。“十二五”期间,在全省重点培育2个国家级展会、10个省内区域性展会或节庆活动。

    打造便民服务体系。围绕保障便利消费、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放心肉、放心菜、放心店、放心早餐、放心家政”五位一体便民体系建设。到2015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压缩至120家左右,全面实现生产规模化、监控视频化、配送冷链化、检测全程化、效益合理化、环境清洁化、竞争有序化;全省市区、社区、县城公益性菜市场有序布局的框架基本形成;建成5000个信息化、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城乡放心购物连锁便利店和相应的配送中心。

     8.强化市场运行调控。

    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不断优化样本结构,扩大监测范围,提高信息采集智能化水平,提高监测信息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加强商品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增强市场形势研判的前瞻性,建立主要商品和重点行业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加速监测成果转化,拓宽信息发布渠道,逐步开通商务预报报纸版、广播版、电视版,利用商务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增强决策支撑和服务能力。

    强化应急调控机制。修订和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流程,规范调控程序,增强应急调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并研究建立稳定市场运行、保障市场供应和解决重要商品买难、卖难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应急调控骨干企业队伍,依托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流通企业、社区便利店建立应急物资集散地和紧急供应点,构筑应急投放网络,保障市场正常供应。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建设,充实省级肉类、食糖储备,优化库点布局,督促各地建立地方储备,逐步建立重要商品商业代储制度,丰富市场调控手段,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9.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健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密切部门间协作配合,协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营造和维护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借助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技术,建设监控系统,形成涵盖省、市、县三级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基层商务部门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监管水平,强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强举报投诉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屠宰行业、酒类流通等方面举报投诉的服务与协调查处工作力度。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示范创建活动,强化诚信宣传,倡导诚信兴商,增强社会各界诚信意识,规范企业行为。完善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征集、整理、共享和应用。实行商务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行政审批、资质认定、行业管理、政策支持等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商贸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完善执业行为信用档案,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推进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制订并实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适度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和行业集中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药品流通方式,指导药品流通企业改革,完善县级以下药品流通网络,规范药品流通行业秩序,确保市场药品供应。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屠宰加工行业管理,推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继续推进酒类流通管理,推动出台安徽省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强化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随附单制度,规范酒类市场秩序。加强流通和餐饮领域食品安全管理,督促落实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肉类和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配合相关部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严格餐厨废弃物管理。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制度保障。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商贸流通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快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将商贸流通业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完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管理体制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各级商务部门以准入、退出和规范竞争秩序为核心的监管手段,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形成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加强调查统计,科学评价发展状况。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扩大商贸流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商贸流通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2.政策支持保障。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公益性流通设施、城乡市场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信息化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和贷款支持力度,开发应收账款、仓单和保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等方式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汽车消费、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产品,制定合理的银行卡收费标准,提高跨区汇兑效率和票据安全程度。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商贸企业提供服务,利用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完善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措施,降低企业营业税率,尽快实行连锁企业跨地区统一纳税,研究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和家政服务企业税费减免方案,减轻商贸流通企业税负。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项目库,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帮助争取国家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政策资金。

     3.基础设施保障。加强规划引导,科学编制商业网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商业网点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审查,充分保障城市社区中必备的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严禁擅自改变用途,增强政府对服务居民生活必备商业用房的资源配置能力。有效保障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用地,各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流通业各类用地,优先安排符合规划、产业政策的流通业项目用地,对列入省“861”计划或国家批准的重大流通项目优先安排供地计划指标。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以划拨方式供地。对政府投资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符合有关规定的,可按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大型商业项目,优先安排。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鼓励以租赁国有土地、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方式发展流通业。鼓励企业通过开发使用地下空间,利用现有厂区、厂房等方式,“零增地”改造建设流通业项目,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4.发展环境保障。减免各项收费,加强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收取不属于中央和省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防止强制服务或者只收费、不服务,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调整不合理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规范行政行为,减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办证、办件周期,提高行政效率;严格控制检查次数,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科学安排检查计划,实行联合调查、统一政策处理口径。降低企业成本,认真落实商贸流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企业同网同价。

     5.人才队伍保障。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专门培养、合作办学、定向培训等方式,建立部门、学校、企业、协会等各方面协作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高校学科调整,加强商贸流通方向的专业设置,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点课题研究;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的职业教育,依托现有职业院校,拓展新兴专业培养,提高从业人员技能。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