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天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第十次党代会对加快实现天津城市定位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把天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今后五年是实现城市定位决定性攻坚阶段。面对激烈竞争的形势,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战胜艰难险阻,齐心合力,接续奋斗,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再创新的黄金发展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实施市第十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主题主线,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统筹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为实现城市定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和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0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3%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城市定位,努力在以下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
第一,建设拥有雄厚综合实力的北方经济中心。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核心所在。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完善服务功能,着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仍然是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的重大发展机遇,要继续发挥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狠抓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加快建成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进一步壮大郊区县经济实力,大力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培育更多强区强县强镇,城镇化率达到90%,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城市主中心和两个副中心建设,促进高端化都市经济集聚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不懈抓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调高调优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经过五年努力,全市经济总量跨上两万亿台阶,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形成,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初步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资源配置能力、服务辐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带动作用。
第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重要支撑。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继续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成为万亿级产业,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10条产业链,建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15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经过五年努力,建成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成长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拥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高端的自主品牌,产业布局更优,层次更高,效益更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强。
第三,构筑引领驱动作用明显的科技创新高地。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强大引擎。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找准科技与经济结合点,大项目承担,小巨人应用,科技平台整合,要素分配激活,科技金融助推,扩大开放做强,推动科技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组织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化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建设未来科技城。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显著提升研发转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更多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拥有“杀手锏”产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和聚集大批优秀人才,是天津未来发展的关键,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经过五年努力,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显著,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业激情充分涌流,研发转化、品牌创造、标准制定、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
第四,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重要基础。构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快捷高效的大交通体系,是我市向更高目标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要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以“双城”为中心、“两港四路”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服务功能。天津港进一步提升港口能级,完成深水航道、高等级专业码头等工程,全面推进南港港区开发,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场完成二期扩建项目,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50万吨,建成北方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地铁、快速路建设进度,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无水港”布局,推进港口、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增加国际航线,发展大陆桥运输和多式联运,完善“大通关”体系,创建国际一流口岸,更好发挥对东北亚、中西亚等地区的辐射作用。要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50%,尽快形成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依托海空两港,建设北方综合物流基地。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建设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建成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推动总部经济、会展经济、邮轮经济、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经过五年努力,城市功能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形成,基本建成拥有世界一流大港、口岸服务功能完善、对外合作交流活跃、高度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
第五,构建我国北方改革开放先行区。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决定发展的速度高度。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全面增强发展活力,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继续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规范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形成股权基金、融资租赁、资金结算、要素市场四个中心,建成于家堡金融服务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东疆保税港区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着力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继续推进行政体制、科技体制、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把对外开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提高利用外资、内资质量,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结合,引导资金投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以质取胜和主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保持进出口平稳较快增长。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各省市区交流,推进环渤海地区务实合作,借重用好首都资源。面向全球组织资源要素,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点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形成,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第六,共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必然要求。天津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继续推进清水工程、绿化工程、净化工程。主要河流水系全部实现水清岸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引滦、引黄、引江水质保护,治理水源地污染,南水北调工程实现通水。大规模植树造林,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建成天津动物园,全面提升外环线绿化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搞好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洼等湿地保护和修复。完成供热改燃并网工程。加快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发展壮大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城镇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使天津成为全国最整洁的城市之一。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子牙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经过五年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空间布局优化有序、资源利用节约集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城乡环境整洁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格局,实现天蓝地绿水净,人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
第七,创造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这是实现城市定位的根本目的。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市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标准推进各类教育发展,全面建成海河教育园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成一批重点医疗卫生设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积极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建设健康产业园区,办好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新增就业230万人以上。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再为33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覆盖35%的城镇家庭。健全城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困难群体救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区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搞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经过五年努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计民生明显改善,广大市民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孩子们快乐成长,青年人机会更多,中年人乐业创业,老年人得到很好照顾,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政府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一定在市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奋力争先,实干苦干,毫不懈怠,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