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数据豪华问题多多 城镇化不要数字"虚假繁荣"

2012年01月19日 14:22   来源:羊城晚报   王传涛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56万人。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网1月17日)

    这是一组漂亮到可以让国人引以为豪的数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证明了我国城镇化在近些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确切地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3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近11年,我国城市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有数据预测称,如果保持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05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2.9%。用坊间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已经不再“土气”了。

    然而,与数字上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并没有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幸福指数上升的切身感受。相反,对于许多大城市而言,城镇人口的幸福指数甚至不如农村。可以肯定,如果一个社会的城镇化不能给公众带来幸福感,则这样的城市化一定是有问题的,数字上的繁荣也仅仅是一种“虚假繁荣”。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并没有给那些居住在城市的人以真正的城市市民待遇。可与城镇人口数量作对比的,还有另一个数据,那就是真正拥有城市户口的人。2011年12月,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中有人透露,我国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我国大约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是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的“半城市化人”。这告诉我们,我国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弃儿”。

    居住在城市,不一定有城市中的权利。教育、医疗、住房等种种权利甚至包括非常严肃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都不是完整健全的。虽然在许多省份,已经取消了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户籍标签,统一改为“居民户籍”,但是,在高房价难以企及的当下,现在城市的户口仍然是一种奢侈品。这是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最大问题———人,作为城市里的主角,已经被钢筋水泥建筑物的扩张和商业的发展丢弃了。

    除了人在权益方面的发展滞后之外,城镇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我们居住在城市之中,天天堵车,买不起房子,汽车摇不上号,孩子也上不起学,空气污染严重、PM2.5严重超标、城市逢雨便涝……51.27%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并没有在硬件设施方面,提供给城市人口以足够的资源可以调配。即便许多城市努力在改进,但是“城市病”仍然严重。

    “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停一停,好让灵魂跟上来。”印第安人的这句谚语放在这里,最为合适不过。城市化的问题,就像是官员迷恋的GDP一样,数据豪华,但问题多多。这需要从改变我们的观念开始,让“城市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成为一种常识;也需要在现实之中给予城市中人以真正的市民待遇;更需要城市建设考虑到人口激增带来的城市弊病……面对飞速发展的城市化,我们不妨慢下脚步来。只有这样,“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才不只是口号与标语。

(责任编辑:徐晶慧)

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偨椤栵絽鏋ょ紒鎰舵嫹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