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综合分析今年的形势,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重大突破,国际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进一步加快,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优化融资结构,为我们争资金、上项目提供了难得机遇和空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建设高度重视,省第十一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提升省会城市功能,打造河北第一窗口”,这些都为我们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速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我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新征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认识更加统一,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信心更加坚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必须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行,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加之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与实体经济实力不足相互叠加,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我们面临着“转型”和“赶超”的双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做到头脑更加清醒、谋划更加周密、准备更加充分,在挑战和压力面前抢抓机遇,在转型升级、攻坚克难之中谋求突破,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跨越赶超,奋力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幸福石家庄为目标,锁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深入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中发挥带头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89%,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1%和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稳定增长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跨越发展。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实现跨越赶超的中心环节,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持把统筹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更加注重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和谐发展作为打造全省首善之区的必然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全市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保增长,积极作为促转型,攻坚克难求跨越,努力开创省会建设的新局面,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中东西发展战略,全力构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部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打造东部产业新城为重点,着力整合“两区三基地”(高新区、藁城开发区,循环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基地)优势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市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总部经济、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休闲保健、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东部区域,以大上工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聚集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并重,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强化集群集约,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在推进产业集群、打造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西部区域,以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突出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在改造提升传统加工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和消除区域贫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政策聚焦、要素聚集、力量聚合,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60项,总投资2900多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0亿元以上。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全力推进,确保格力三期、以岭药业中药产业化等35个项目竣工投产;对已具备开工条件的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破解瓶颈制约,给予重点保障,争取石炼化工业气体岛一期、南车集团石家庄产业园、LED系列应用产品产业化等70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谋划一批具有支柱和引领作用的立市、立县大项目。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切实加强项目储备管理,确保进入储备库项目达到1000项以上。认真抓好项目包装论证工作,加大与国家、省重点项目计划的对接力度,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
(三)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按照“二产抓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以精深加工、节能降耗、重组整合为着力点,继续开展行业企业对标行动,对照国内外行业先进标准,加强研发力量,提升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条,加大技改力度,年内重点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00项以上。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自主技术产业化为着力点,启动实施信息产业升级、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新材料特色产业链壮大四大工程,加快发展物联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生物医药、光电信息产业,力争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市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将光电信息产业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实施“千亿园区”培育计划。以国家级高新区、省级工业聚集区和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抓好石炼化千万吨炼油综合改造、安瑞科一期、石煤机扩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省级工业聚集区、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经过3年努力,高新技术开发区、藁城经济开发区、循环化工基地均达到千亿级园区规模。实施“百亿企业”塑造计划。以工业50强为依托,认真落实工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实施规模扩张,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产品集中,着力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加速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工业“航母”,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家。力争经过3年努力,华药、石药等4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全市“百亿级企业”达到14家。实施节能减排攻坚计划。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措并举,铁腕治污、刚性降耗,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突出抓好新老“双三十”、“双千”企业的治理,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强化对环保重点监控企业的在线监控,推进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控制高能耗和产能过剩企业扩大产能,禁止新上高排放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四)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一产抓特色”的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快5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今年全市粮食总产保持在505万吨以上,力争实现“吨粮市”目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发展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在农产品出“特色”上创品牌、增效益。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力度,支持18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中粮可口可乐、天天乳业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服务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内完成治理河流4条,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5座,整治河道堤防2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6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0万亩,解决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促进农村无线通讯全面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实施帮扶农民增收工程,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效扩大农民非农就业。加强农民就业培训,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支持种养能手、返乡农民工创办实业,增加经营性收入。认真落实国家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全面启动26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计划,年内确保3.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以省会周边、新区、县城及产业基地等区域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农村新型社区。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服务型经济。按照“三产抓拓展”的要求,力促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抓好南部综合物流聚集区、正定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实施“10+X”现代物流项目,确保晋冀北方物流交易中心等一批项目竣工投用,冀中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速打造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在省会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市先行试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努力扩大信贷投放,创新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支持培育一批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旅游业。全面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提升西柏坡、苍岩山、嶂石岩、抱犊寨、伏羲台、封龙山、正定古城等十大旅游精品景区管理水平,重点推进驼梁—五岳寨—天桂山5A级景区创建,推出一批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院,组建一批大型旅游集团,努力把石家庄建设成为国内外热点旅游目的地城市。培育壮大服务外包和会展业。高标准建设石家庄国际服务外包开发区,力争把服务外包业打造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繁荣会展经济,打造石洽会、皮博会、动博会、药博会、正博会等知名会展品牌,会展经济总量增长50%以上。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加快大型商贸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建设,突出抓好“20+X”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年内万象天成、希尔顿等五星级酒店落成开业。加强夜经济精品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夜经济的档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省会的繁华度。坚持多措并举,有效扩大城乡消费需求。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六)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倾力打造一流省会城市。围绕打造河北第一窗口,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势产业,强化精细管理,全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主城提升增亮点。加快新源财富大厦、勒泰中心、中国美食街等一批集高端商务办公、大型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和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快新客站广场拆迁及周边路网建设和商业开发。加快胜利大街地下商业街建设进度。继续实施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推进回迁楼建设。新区建设出形象。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加快正定新区建设,大力推进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26个功能性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路网、公建配套、景观整治力度,年内初步形成两环、三横、三纵的主路网框架,力争河北出版集团、华侨大厦等总部经济项目“五一”前开工,尽快使新区建设有一个大的变化。完善设施强功能。加快西阜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平赞、石太二通道和南绕城高速公路。推进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快三环辅道建设,确保石铜公路建成通车,启动正无公路藁城、无极段和京港澳高速市区连接线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启动空港综合交通枢纽、新火车站综合客运站建设。扩大热源热网覆盖面,加快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新增供热能力2350万平方米。园林绿化添新景。改造提升文化广场等5座公园,启动环城水系东线、西线景观绿化、游船码头工程。提速民心河二期建设,确保年底前9.55公里河道整治全面竣工。在城市主干道沿线和重要节点见缝插绿多植树,新建10处游园绿地,新增城市绿廊绿道20公里,中心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以上。城市管理上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现综合执法,构建管理与执法高效统一的大城管格局,大力提升城市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以竞争机制助推市政公用服务质量提升。增加环卫作业机械设备,把二环路纳入机械化保洁范围,努力提高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率。提升裕华路、中山路、中华大街等重要路段和繁华商业区域的夜景景观。加大对建筑渣土乱撒乱倒和建筑工地扬尘噪音的治理力度,努力营造洁净舒畅、清爽宜人的城市环境。围绕县城扩容升级,着力推进县城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特色小城镇,加快形成具有石家庄特点、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镇体系。
(七)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增添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支持骨干企业兼并扩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盘活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切实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大综合保税区跑办力度,力争尽快得到国家批准。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清理规范工作。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与京津及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合作,发挥外侨作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密切与国际友城和港澳台的联系,引进一批大公司、大集团,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出口稳步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培育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重点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特色园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0家,新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立足本市重点培养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真正让人才优势成为石家庄的第一竞争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快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科技信息、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对重点民营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上给予重点支持,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努力营造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