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10日 王良)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10日 王良)

2012年02月17日 13:17   来源:政府网站   


    (六)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增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全面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不断强化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广泛开展创先争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李登海、大学生村官张广秀、优秀供电所长汪浩、“最美女孩”刁娜、“爱心老人”刘盛兰、消防英雄孙茂珲等一批先进典型。深入推进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力以赴支援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提前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北川任务。帮扶栖霞、支持长岛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极不平凡。全市人民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了抗震救灾和援建灾区的重大考验,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中共烟台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651万烟台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驻烟单位、驻烟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烟台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四年来的丰富实践和磨砺锻炼,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政令畅通,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努力奋斗,是我们推动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坚持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始终在“三个坐标”中高点定位,对照先进城市查找不足,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是我们不断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坚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我们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强大动力;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是我们完成工作目标的坚实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这些经验总结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推动跨越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并在不断丰富完善中发扬光大。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形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压力增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外经贸形势依然严峻,进一步扩大开放难度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铁路交通、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较为突出;民生投入仍需给力,城乡居民收入有待提高,一些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政府自身建设还要加强,积极进取、主动服务、大胆改革、提速增效等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个别领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我省“三大战略”的实施为烟台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经过长期不懈奋斗,我市已经打下了较为坚实雄厚的产业基础,积累了许多战胜困难的宝贵经验,具备了努力再上台阶的实力条件,形成了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思维和超前的战略眼光谋划未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以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应对挑战,以扎实的作风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创造业绩,就一定能够开启全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刚刚闭幕的中共烟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我市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描绘了今后五年的美好蓝图。按照市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三个坐标、三个跨越”的奋斗目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抓好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统筹推动城乡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注重发挥优势、加快转调,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的城市。充分发挥“三大战略”政策叠加优势,集中培育蓝色经济、特色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安全优质高效农业。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进一步营造勤劳致富、开放创新、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7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5:53.5:42。

    ———注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城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多实惠,让老年人得到更多关怀,让青年人拥有更多机会,让孩子们获得更多关爱,让全市人民共享幸福和谐。到201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均达到12%以上。

    ———注重改革创新、科技进步,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体制机制更加科学的城市。大力实施科教兴烟、人才强市和知识产权战略,鼓励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着力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创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到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3%。

    ———注重开放引领、内需驱动,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开放水平不断跃升、市场经济更加繁荣的城市。强化对外开放在兴市、强市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争取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试点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千方百计促进城乡消费,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到201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730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均保持在16%左右。

    ———注重统筹城乡、保护生态,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更加优良的城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创建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更多地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牢固树立绿色、低碳、节能理念,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使资源消耗更小、环境代价更低、生态质量更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4%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森林覆盖率达到42%。

    ———注重内涵挖潜、提升品位,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文化软实力持续提高、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的城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深入发掘特色文化,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崇高的道德文化深入广大市民心灵,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正义力量。一以贯之地加强文明城市建设,让文明在传承中积淀,在积淀中丰富,在丰富中升华,把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永留烟台!

    未来五年,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推动重要板块加快崛起,形成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坚持“蓝区”统领,“蓝”、“黄”、“高”结合,统筹推进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格局。“一极领先”:依托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保税港区滨海区域和相关岛屿,规划建设594平方公里的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打造蓝色经济东部增长极。“多极崛起”:以莱州湾为中心,发挥“蓝”、“黄”两大战略优势,加快莱州临港产业区建设,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以丁字湾为中心,推动以海阳、莱阳为主体的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南部经济增长极。以龙口湾为中心,加快实施集中集约用海工程,建设龙口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招远滨海科技产业园和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打造北部经济增长极。搞好“蓬(蓬莱)—长(长岛)—龙(龙口)”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形成独具特色、海陆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一体化协作区。在市域中部,依托芝罘、福山、莱山、开发区,大力实施旧城区、旧村居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繁荣发展城市经济、蓝色产业,增强区域辐射带动功能;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以栖霞为主体的中部生态涵养区,建好烟台的生态屏障和永续水源地;高标准规划建设昆嵛山保护区,打造生态旅游与高端休闲养生目的地。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市将形成“东西南北中”竞相发展、亮点纷呈的经济新格局,区域间发展的差异性、互补性、协调性显著增强。

    (二)狠抓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筑牢实体经济增长基础。加大“招大引强”、“三个引进”力度,着力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千亿企业集团、百亿龙头企业和十亿骨干企业“四个方阵”。未来五年,万华工业园、张裕工业园、东岳汽车三期项目将建成投产,总部经济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将建成运营,海阳核电、华电国际莱州电厂实现并网发电。到2016年,力争培育4-6个产值3000至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8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品集群、5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企业集团、20个以上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100万辆整车、1000万台电脑、4000万部手机的年生产能力。

    (三)构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面向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加快推进烟台新机场、烟台港西港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龙烟铁路建设,力争在未来2-3年陆续投入使用。适时启动龙口至青岛、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和城区快速路建设,规划筹建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拓展与韩国港口城市的陆海汽车联运业务,积极推动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到2016年,新增铁路干线250公里以上,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力争突破3.5亿吨,航空旅客吞吐量争取达到500万人次。

    (四)精心打造中心城区亮点景观,塑造人文与自然交融、宜居宜业的滨海城市新形象。启动实施北马路滨海区片整体改造,努力使芝罘湾成为代表烟台城市形象的蓝色休闲港湾;加快推进大南山生态景区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市山体;有序推动养马岛、崆峒岛、芝罘岛保护性开发,建设风光秀美的魅力海岛;继续实施夹河、辛安河、鱼鸟河、沁水河治理和沿岸整治改造,形成贯通山海、融合城区的滨河景观带;适时启动烟台山、朝阳街、所城里区片开发保护,塑造彰显烟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群落。五年后的烟台,将以山、海、岛、河、港、街的点线连结,更加清晰地凸显城市的形象美、风景美、生态美和人文美。

    (五)以更大的力度惠民富民,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力实施收入同步提升计划,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继续搞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五年内新建和筹集保障性住房2.5万套以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救助机制更加完善。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四大生态工程,防治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努力恢复植被、绿化山体,腾出更多的城市空间建设公园和绿地,让烟台的天更蓝、水更秀、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责任编辑:编辑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