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大政策措施
围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重点落实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围绕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构建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找准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着力实施一批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带动消费的大项目、好项目,使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围绕增加群众收入,积极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合理调整分配结构,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落实专项消费补贴及生活补贴等措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收入水平;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努力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通过不懈努力,使人民群众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实现同步增长。
二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率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开展绿色GDP核算、生态补偿、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排污费改环境税等改革试点;完善扶持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自主创业能力建设;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三是围绕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实施综合性改革政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财政、土地、人口、产业、投资、环境等差别化配套政策,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等。
四是围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要素市场等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依法简政放权、权责配套;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资产证券化和产权多元化;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等。
五是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不断提标扩面,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及工资制度改革等;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六是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创新招商方式和投资促进机制,以产业链招商和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加快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物流园区等平台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降低商务成本;推进“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畅通协调机制,构建现代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境内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
三、2011年的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做大经济规模,做强经济实力,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O%,外贸出口增长20%,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努力做到“三个突破、八个提高”。“三个突破”: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八个提高”:一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3%提高到13.8%。二是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84.3%提高到85.2%。三是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6.2%提高到47.7%。四是提高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69%提高到70%。五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7.8%提高到8.2%。六是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重,由25%提高到30%。七是提高城镇化率,由44.8%提高到46.4%。八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下降3%左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减少1%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叉快发展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土地复垦开发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0万亩左右。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粮食总产达到405亿斤。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力争油料产量达到120万吨、水产232万吨、肉类321万吨、蔬菜1100万吨、水果350万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活动。全面修复水毁水利工程,突出抓好唱凯堤、中潢圩等9条重点圩堤和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赣抚平原、鄱湖、潦河等12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农田灌溉“润田工程”,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44万亩、改善294万亩。加快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山口岩、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蓄滞洪安全建设工程,抓紧做好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做好白梅水利枢纽工程的推进工作。突出创品牌、上规模、深加工、建基地、带农户,有效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力争规模以上加工型企业达到280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80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14000家。抓好2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继续选择80OO个自然村点开展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实施2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6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30亿元。重点抓好南昌航空城和中国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江铃年产30万辆整车、瑞晶3GW太阳能电池、赣州孚能科技汽车动力电池、晶能光电大功率LED材料及芯片扩建、中石化1000万吨扩能、青峰药业抗病毒新药、星火年产20万吨有机硅单体扩建等重大产业项目。强化稀土、钨等高新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和利用。力争全省千亿元以上产业达到5个,光伏、汽车、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通过科技创新、扩大开放、强化质量、开拓市场、裂变扩张等措施,做强做大优势骨干企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4个,其中江铜集团突破1000亿元。支持各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园区。力争全省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00亿元,增长30%;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20%。其中南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新增超200亿元园区6个、超100亿元园区7个,超百亿元园区总数达到41个。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金融业发展。力争全年引进省外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1-2家,组建5-7家农村商业银行,3-5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20OO个标准农家店和5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抓好1OO家交易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抓紧实施弘洲绿色农产品物流港、和通现代物流园、赣州综合物流园、上饶现代综合物流中心、赣西(宜春)物流中心、鹰潭现代物流园等项目。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和温泉休闲度假游。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重点推进中信庐山西海旅游项目、三清山枫林旅游综合服务区、武功山综合旅游开发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形象宣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搞活旅游商品营销,培育1-2个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着力打造跨地区、跨省际、多看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力争旅游人次达到1.2亿,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
切实抓好物价调控和市场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通过发展生产、稳定供给、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多种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扎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铁路建设,抓好杭南长客专、武九客专、合福客专、向莆、衡茶吉、九景衢、京九向塘以南段电气化改造及新余、萍乡、高安铁路专用线等16个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加快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加强公路建设,抓好南昌至德兴、永修至武宁、南昌至奉新、厦坪至睦村、吉安至莲花、赣州至崇义、寻乌至全南、抚州至吉安、资溪花山界至里木等28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力争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600公里;实施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500公里,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加强民航机场建设,全面完成昌北机场扩建,开工建设上饶三清山机场,续建宜春明月山机场,开展改扩建井冈山机场、赣州新黄金机场和新建赣东南机场前期工作。加强航运建设,续建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和南昌至湖口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加快九江、南昌等重要港口码头建设,启动赣州港水西综合货运码头建设,推进新余至新干赣江码头货运通道、鄱阳港务区建设。加强能源建设,开工建设彭泽核电一期,做好万安核电前期工作;建成景德镇电厂1台66万千瓦、贵溪电厂1台64万千瓦“上大压小”机组和西气东输二线江西段等项目;建设九江电厂1台66万千瓦“上大压小”机组等项目,推进抚州电厂、黄金埠电厂二期、安源电厂“上大压小”、贵溪电厂和九江电厂第二台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发展风电、水电。力争全年新增电力装机135万千瓦,全省统调电力装机达到1484万千瓦。加强输变电网架和城乡电网建设,推进南昌特高压1OOO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抓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二期、省科学院研发中心、南昌大学一附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等项目建设,省奥林匹克中心、省民俗风情展演中心、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快推进城镇化。科学编制城市群、城市带和市域体系规划,今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积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努力在城市风貌、城市格局、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创造特色、提升水平,力争全省四分之三设区市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四分之一设区市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50%以上的市县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完善城市设施功能,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困难,努力形成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房和普通商品房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积极有序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打造具有江西鲜明特色的一流生态优势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禁止在鄱阳湖核心保护区和“五河”源头保护区搞开发建设。省财政增加安排3120万元、总量达1.35亿元,对“五河”源头和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做得好的县(市、区)进行奖励。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力争完成造林300万亩以上。抓好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配套和运行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和责任措施,开工建设3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力争全省县(市)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8%。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新增3万个自然村、500个集镇和21个县(市、区)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力争今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6%,“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监测断面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以上。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严把项目准入关,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钢铁、水泥、化工、冶炼等重点行业加大监控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节能改造,实施“十二五”工业千万吨标煤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开展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试点。重点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力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39个工业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推进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好1OO个循环经济项目,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继续巩固和深化507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充分利用已改制企业招商引资、兼并重组、嫁接改造,促进企业裂变发展。扎实推进农垦、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七大非工业系统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将省与市县负担补助资金的比例由6:4调整为8:2,完善药品招标配送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做大做强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抓好国家在我省实施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增加安排2.55亿元、省财政总量达到6.33亿元,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1O元提高到15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符合条件的市县开展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综合改革试点。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筹办好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充分利用重大招商引资平台,扎实抓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对接海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力争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217亿元。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力争全省出口完成161亿美元。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大力推进境内外能源资源矿产勘探开发。力争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突破12.6亿美元。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密南昌-香港、南昌-台北航班。推进昌北国际机场航空货运枢纽中心建设、九江港口岸开放。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准入障碍,全面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和行政审批事项,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力争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800亿元,上缴税金1O50亿元,分别增长15.5%和40%。
(五)协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好《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重。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进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O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抓好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维修改造建设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遗产和版权保护。进一步打响中国红歌会、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品牌,扩大影响。加强卫生、体育和人口计生工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突出抓好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精心办好第七届全国城运会和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加大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社会稳定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快省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灾害应急机制和预案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矛盾多元化排查化解机制。积极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整合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加强对网络的动态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筹集财政性资金350亿元,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八个方面办好66件实事。一是积极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坚持以创业带就业,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亿元,重点用于扶持创业。加大就业和技能培训力度,更好地以培训促就业,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增加到61O万和30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增加150元。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24个县(市、区),为试点地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为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农民每人每年补助个人缴费30元。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参保人数达到355万。提高参战参试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居委会干部和“三院”工作人员补贴。三是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市、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月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130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集中供养年标准分别提高到1560元、240O元。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人均供养标准提高50元;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将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手工业联社大集体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未参保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国有农林水困难企事业单位未参保退休职工、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月人均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元;为15万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四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三张网”成果。财政安排20亿元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财政增加安排6.8亿元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并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2%以上。财政增加安排25.2亿元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参合农民住院一次报账率达到90%以上。财政安排11亿元,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整合资金1.97亿元,对血吸虫病疫区实施综合防治。对所有符合救治条件的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五是增强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将普通高中助学金年平均标准提高到1500元,资助学生达到15.4万名;将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助学金年平均标准提高到3000元,资助学生17.2万名;为11.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镇低保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将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年均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750元、初中1000元,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年均再增加20O元。安排专项资金,完成5498个农家书屋和5000个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财政安排1.5亿元,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和纪念馆。统筹安排5200万元,加快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建设步伐。六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增廉租住房5.9万套、公共租赁住房2.4万套、经济适用住房4288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4万户,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686万平方米、惠及8.4万户;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省财政新增安排7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县(市、区)建设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村教师周转房。让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七是推进扶贫开发。财政安排3.4亿元扶持34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扶贫规划,完成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5万人移民扶贫搬迁。全面落实《关于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八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万座。筹集9亿元解决1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加大农产品、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测力度,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责任政府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强化责任意识,以对党、对国家、对地方、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增强推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能力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断提高破解重点难点薄弱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造力。强化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改进管理方式,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贯彻依法治省基本方针,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规则,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重点在促进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一批政府立法,严格依法依规制定规范性文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及时向社会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通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政府的一切工作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切实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思想和精力全部集中到工作和事业上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从严治政,廉洁从政。政府领导带头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一切依法依规办事,勤政廉政、执政为民,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各位代表,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责任编辑: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