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河北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河北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02月18日 12:40   来源:河北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08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23日 郭庚茂)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全省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成功抗击“非典”,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完成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开启了建设沿海强省的新征程。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13863.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8960元提高到20033元。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9%,占GDP比重由9.1%提高到1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88.9亿元,是2002年的2.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9倍,达到1248.1亿元。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由68个增加到121个,其中17个县(市)超10亿元。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万亿元,年均增长27.3%,建成投产省重点项目524项,完成投资4011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着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稳定粮食、提高菜果、做强畜牧的方针,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5.4%提高到71%。钢铁工业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产能达到全国的1/5,钢材板带比由2002年的32.9%提高到53.4%,曹妃甸精品钢铁和邯钢结构优化升级项目今年投产,将使我省钢铁工业水平开始跨入全国乃至世界先进行列;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电力装备、汽车制造初具规模,高速动车组投入生产,造船工程开始启动;石油及化学工业谋划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大化工雏形正在形成。随着富士康、华为、中兴、京东方、中电科等知名企业落户河北,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历史性突破,有望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食品、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服务业内部结构出现积极变化。

    ———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点加速形成。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势头喜人。曹妃甸地区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86.3亿元,矿石原油码头、迁曹铁路、通港公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开始进入产业项目加速聚集阶段,成为国内关注、世界瞩目的投资热点。沧州渤海新区正式成立,综合港区规划编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临港项目开工建设,我省中南部地区出海通道和沿海又一经济增长极建设拉开序幕。秦皇岛港口和城区布局调整开始起步,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成为新亮点。廊坊电子信息产业、保定汽车和“中国电谷”、石家庄石化及生物产业、邢台和邯郸煤化工、张家口和承德风力发电、衡水县域特色产业等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扭转了被动落后局面,战略性重组和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新组建的唐钢、金能等企业集团运行良好,石钢、石药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实现整体改制,关闭破产企业8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由25.6亿元增加到180亿元,国有经济战线收缩,集中度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和上缴税金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51.9%和49%。扩权强县试点取得初步成效。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投融资体系加快完善,上市公司由32家增加到54家,省属投融资平台由4家增加到13家,直接融资比重从5.6%提高到18.7%。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2.1亿美元,2007年达到30.1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3家落户河北;完成出口总值170.2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与北京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天津、内蒙古、山西以及东南沿海省市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内大公司大集团成功实施一批战略性合作项目。

    ———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单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民持续增收,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00元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达到40.9%。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2万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快速延伸,全省农村实现户户通电,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面貌发生积极变化。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对农民实行政策性补贴,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63.8亿元。五年来,全省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1242.5亿元,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性转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2007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279.2亿元,是2002年的2.3倍。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由29万人扩大到45万人,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和质量普遍改善,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普及,贫困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初见成效,创新能力增强。新建16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9553项。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财政累计投入255亿元,新建改建248个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项目,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81%;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市、区)扩大到139个,覆盖农村总人口的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进行试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文化大省建设开创新局面。省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开工或投入使用,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全部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从省到村形成网络,实施惠民文化工程,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组建出版、报业、广电网络等集团,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起步,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冠军61个。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平安河北建设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9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3.4元,五年平均分别增长11.8%和9.8%。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8.7平方米提高到30.4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4.9平方米增加到30.1平方米。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连续三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农村低保制度从2005年开始实施,2007年全省社保资金支出规模近500亿元,年均增长约35.6%。五年来,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0多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7万人;解决了16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36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为3.08万户住房困难的城市低保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解决了一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省财政筹措资金494.5亿元提高公教人员收入,调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费标准,消化县乡公务人员工资陈欠12.9亿元,兑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欠账8.4亿元。

    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们以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任务,抓专项、破难题、解瓶颈,对主要产业的发展和重点改革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对各市县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指导,对就业、上学、看病、城镇困难群众住房、食品安全和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等民生问题逐一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健康快速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削减3.5%和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全省上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开拓创新和推进改革发展上做出了艰辛努力,主要是: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强省之路。我们认真学习把握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立足河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努力探寻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从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确定实施城市化战略、强力推进四项重点经济工作,从制定实施"十一五"规划,到打造战略支撑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从提出建设沿海强省目标、实施沿海突破,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发展态势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抢抓和用好机遇,努力加快追赶先进的步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抓住事关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积极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创造新的优势。针对我省产业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强的问题,重点支持大项目、大基地、大园区建设,以大带小,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优势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我们从河北实际出发,积极而有作为地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在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实施增高减低、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等措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分别就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等建设作出规划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薄弱环节。为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连续四年实施十项民心工程,滚动实施扶贫开发工程和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一批民生问题和贫困地区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把城镇化放在活跃全局的战略位置,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化率由2003年的33.5%提高到40%左右。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连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9.48%提高到23.25%。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的治理力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连续两年下降,扭转了"十五"以来逐年上升的势头,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四)打基础增后劲,夯实长远发展的支撑条件。围绕建设沿海强省目标,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着力打造"东出西联"的综合交通网络,港口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三大港口、四大港区格局初步形成;新建高速公路1256公里,五纵、六横、七条线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与铁道部协议共建"8+3"铁路项目,2条完工,3条在建,京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今年开工建设,邯黄铁路等其他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高速高效客货运网络已见端倪;改扩建石家庄机场,新建邯郸机场,筹划建设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机场,努力提高航空运输能力。加快完善能源体系,20个重点电源项目并网发电,全省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投资891亿元的"坚强电网"建设正在实施,冀蒙和蔚县煤炭基地顺利推进。积极构建两纵、六横、十库水资源保障体系,33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其中26座已基本完成,对5条骨干河道进行了整治,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信息化建设位居全国前列,通讯设施长足发展,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省城乡的信息网络基本形成。

    (五)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发展的制度保障。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举措,围绕搞活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眼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取消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1352项。加强廉政建设,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施"双提"工程,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积极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发展态势最好的时期之一,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取得这些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晶。在此,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和社会各阶层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冀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中直机关驻冀各单位,向关心河北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近几年我省经济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东部区位、中部水平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还没有缩小,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更快。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加突出。二是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以往过度开发的后果开始显现。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市场主体不多不活,整体开放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不少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和难题还未有效化解,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也非常紧迫。三是人民生活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经济发展水平与群众的期望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就业、人口压力很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应兴应革的事情很多,财力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四是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政府职能转变总体滞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工作落实不够,一些政府部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和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也在增加。我省与全国一样,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进行,深层次改革加速推进,社会转型出现新特征,人民群众提出新期待。这一时期,我们既有加快发展的广阔空间和难得机遇,又面临着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仍然是主要历史任务,实现建设沿海强省的目标任重道远。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同时完成调整转变、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三重任务,既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要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兼顾各方面利益,促进社会和谐,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

    但更要看到,我省发展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流动加快,国内区域性合作加深,南资北移趋势明显,是我们扩大开放、加快培育优势产业的有利时机;环渤海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我省处于这一地区发展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使我们面临着借力发展、建设沿海强省的独特机遇;我国经济和城镇建设加速调整推进,市场需求旺盛,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资源和成本优势凸显,与中西部省份相比,我省市场和区位优势凸显,为我们加快发展、赶超先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广大人民群众富民强省的愿望更加强烈,推进科学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日趋成熟。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