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8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21日 陈政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过去的五年,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7年,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2亿元,比2002年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2亿元,是2002年的2.7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地方财政收入超千亿,还有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平均水平,这些都是历史性的跨越,辽宁人民期盼多年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过去的五年,拉开了新的发展格局,开放型经济取得丰硕成果。我们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加快辽西北地区发展,努力实现沿海与腹地的良性互动,推动全省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五个重点发展区域注册项目437个,投资总额1265亿元,韩国STX和富士康工业园等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窑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
不断扩大开放,使辽宁成为外商竞相涌入、内商纷至沓来的热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45亿美元,年均增长38%。世界500强企业有113户在辽宁落户,总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集成电路等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引进内资1800亿元,在辽宁经商的南方客商超过百万。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59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7倍。开放的辽宁正在向着沿海经济强省的目标前进!
过去的五年,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90%的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中小企业改制任务。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关闭破产基本完成,大多数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甩掉了包袱、走出了困境、挺起了脊梁,显现出强大的活力。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5.5%,国有企业成为支撑振兴的骨干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工业整体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五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00多户。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7亿元,增长21%;实现利润762亿元,增长62%。新型产业基地框架开始形成。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沈西工业走廊、大连“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初具规模,沈阳铁西区被国家授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原材料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延伸,鞍钢西区500万吨精品钢材、辽阳石化80万吨PTA建成投产,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工程、营口五矿中板150万吨宽厚板、朝阳鞍凌钢200万吨精品钢材等项目顺利推进。阜新、盘锦、抚顺、本溪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展良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累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387项,授权发明专利4781件,研制成功连铸连轧技术及装备、大型船用曲轴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和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7%。新增中国名牌产品58个、驰名商标32个。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盛京银行、大连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上市公司25家,募集资金691亿元。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实施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百万家庭上网工程,全省固定电话达到1729万户,移动电话达到2100万户。完成国家流通体制改革试点任务。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30亿元,比2002年增长78%;实现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34%。沈阳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大连圆满承办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峰会。
过去的五年,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扶持,扩权强县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县域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2007年,44个县(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8%,增幅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乡财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振兴辽宁的重要支撑。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跨入了全国农业大省行列。全部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50多亿元。粮食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2007年粮食产量达到367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畜牧业、渔业、特色农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四个倍增”,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全部免除260万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500多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1900万人。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惠及16万户家庭。
过去的五年,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着眼于通达关内外、连接沿海与腹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丹东至庄河、沈阳至彰武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营口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重点工程交付使用,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隧道掘进完成工程量的92%,沈阳地铁一、二号线全面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巴新铁路等工程进展顺利。五年新增高速公路338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8亿吨、发电装机容量600万千瓦。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实施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城市绿化、大气治理、垃圾和污水处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8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4平方米。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一大批公用设施投入使用。城市格局的拓展优化,正在使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和环保城市迈进。沈阳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大连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鞍山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农村公路黑色路面18290公里。新增沼气用户14万户。解决了470多万人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村连锁店1.2万家。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户户用上电,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成效明显。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首次双下降,完成节能减排计划目标。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五年造林2070万亩、退耕还林1380万亩,人工增雨130亿立方米,耕地保护连续10年实现占补平衡。老工业基地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省人民更加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生活,奋发有为地建设幸福家园!
过去的五年,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历时三年,实施棚户区改造一号民生工程,基本完成1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解决了1512万平方米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建起了2400万平方米的新楼房,42万户、143万人喜迁新居。基本完成7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
全面完成国家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基本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运转正常,累计征缴社会保险费1610亿元,覆盖3721万人次。
破解就业历史性难题,促进就业形势出现转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实现了18万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有条件地区双就业的目标。大力推进实名制就业,基本解决了179万并轨职工的再就业遗留问题,累计实现城镇劳动力就业570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的6.5%降至4.4%,稳定就业率提高到70%。
全面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城镇贫困居民、农村特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使340万贫困学生受益终身;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救助;扶贫开发使19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普遍增多。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0元,比2002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4773元,比2002年增长74%。
过去的五年,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各类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3%,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引进国外专家、省外人才30万人次。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健全,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抗击非典、防控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苍原》等优秀剧目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成为全国唯一的“四连冠”省份,“一宫三陵”和桓仁五女山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5%。社会科学、科学普及和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我省体育健儿共获得67个世界冠军、104个亚洲冠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1.09‰。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贸促、档案、保密、文物、地方志和文史工作不断加强,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慈善福利和气象、测绘、农垦、人防、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过去的五年,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巩固和发展了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省政府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47件,建议、批评和意见2302件,办理政协提案2876件。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125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33件。
政府机构改革和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行政审批、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审计、监察工作力度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软环境建设取得较大成效。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加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有所增强。全面完成监狱布局调整,执法环境明显改善。加强群众来信来访、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包案下访,妥善解决了一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
双拥共建、国防动员、边海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国家安全工作成效显著,驻辽部队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民、警民关系更加密切。
过去的五年,是辽宁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国家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特别是得益于党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把中央的战略部署变成辽宁振兴的生动实践,把国家的政策支持变成促进发展的具体行动;得益于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目标不动摇;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立足辽宁省情,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得益于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万众一心共谋振兴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