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浙江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浙江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02月15日 13:50   来源:浙江日报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五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过改革开放29年的持续发展,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5000美元,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生产要素加快流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日益增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与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交织,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更为迫切。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切实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加快构建和谐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的实践经验,要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业潜能,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各项事业大发展,以改革开放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创业创新为浙江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活力。要始终坚持又好又快,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要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努力使浙江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的省份。

    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注重原始创新,突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扎实推进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探索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民营经济新飞跃,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探索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外贸增长方式、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提高浙江国际化程度,构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经济加速转型升级,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5000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确保“十一五”期末下降20%和削减1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上取得重大进展。着眼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全面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积极培育中心镇,切实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落实国家关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规划,优化“三带三圈一群两区”发展布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杭州、宁波、温州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推动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着眼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健全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完善收入再分配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促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着眼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着眼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促使城乡劳动力尤其是困难群众更好地就业。着眼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眼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快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着眼构建更加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经过五年的努力,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上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工作,广泛深入地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有效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发扬浙江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创业创新的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尤其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构建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增强浙江文化的影响力。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和创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城乡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建设和谐文化,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育文明风尚。经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格局,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资源优化配置、运行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城乡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构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上取得重大进展。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做到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实现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经过五年的努力,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人民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政府必须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上。今后五年,要充分运用和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研究采取有力举措,部署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重点构建比较健全的区域能源支撑、综合交通运输、水资源保障、信息传输和抗灾减灾网络,加快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组织实施一批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组织实施一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节水节材工作,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基本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使全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居全国领先水平。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和方式,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深入开展低收入家庭生产经营帮扶、下山异地脱贫和就业引导服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调整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力争基本消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乡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形成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利救济机制,确保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教育权等各项权利得到依法维护,群众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严厉打击,全省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浙江,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