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安徽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安徽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01月26日 14:02   来源:安徽日报   
    二、2010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基础、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总体判断,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从宏观形势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三农”支持、加大民生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政策导向,重点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有利于我们巩固发展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从我省发展看,经济总量过万亿,迈入经济增长提速、结构调整加快的新阶段,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将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必须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前进道路上的挑战依然严峻。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审时度势、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的信心。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力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增投入、扩内需、稳外需相协调,巩固扩大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进一步提升“861”行动计划,按照质量高、数量多、体量大的要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推进在建项目,强化协调调度,落实配套资金,加快中盐合肥化工基地、熔安动力船用柴油机、奇瑞轿车五厂、大陆轮胎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整治、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毫不松懈地抓好项目争取和开工,积极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淮化集团煤化工、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合肥至庐江至铜陵铁路、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沙颍河航道整治、水阳江治理、滁河治理、淮北虎山电厂、淮南朱集煤矿等重大项目,做好川气东送入皖的承接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谋划机制,继续推进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皖电东送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合肥煤电铝联营、引江济巢、淮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储备规模,确保新增重大项目储备3000亿元以上。

    继续保持消费快速增长。认真落实国家扩大消费有关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市场流通网络,不断优化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和农超对接,全面启动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进一步激发城乡消费潜能。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扩大普通商品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深入开发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市场,鼓励发展网络、租赁和定制销售等新型消费模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和基本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机制,加强物价监测调控,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努力促进外贸稳中有升。落实完善稳定外需的各项促进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继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着力提升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引导企业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发挥进口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作用,鼓励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服务外包,开展科工贸一体化经营。提升新型出口产业集群、出口基地和出口加工区建设水平,努力增强中小企业外贸营销能力。加强融资担保、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大通关和外汇管理等贸易便利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保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各项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节,做好煤炭、电力、油品、运输资源供应保障工作,完善生产要素供应的应急预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帮助企业完善营销体系,支持企业不断巩固、扩大市场。继续抓好企业扭亏增盈。

    (二)强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工业强省步伐,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契机,打造新兴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主抓手,加快皖江城市带产业技术升级,辐射带动全省技术创新。培育提升一批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构建产业研发、要素交易、成果转化、中介服务、资源共享等服务平台,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深化省部(院)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产学研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战略高技术和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进驻我省。支持马鞍山、铜陵等省级高新区筹建,争取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400亿元。进一步聚焦核心区域、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企业和产业发展高地。支持合肥高新区申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加快合肥示范核心区等建设,推进芜湖、蚌埠高新区升级。探索开展投融资体制、股权激励等改革,扎实做好合肥公共安全、芜湖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招募与运作,推进股权、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创新创业信用担保和贷款。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产品在本省试用和推广,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和优势领域技术发展指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具体实施项目,将优质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集中,快速起步,全力推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整合资源、集成项目、集中优势,加快推进奇瑞和江淮新能源汽车、京东方六代和八代线、芜湖三安光电、两淮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海螺水泥余热发电等重大项目,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和营销网络体系。推进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加快建设合肥工程机械、芜湖节能装备、蚌埠环保装备、两淮煤机装备、芜湖船舶制造、马鞍山冶金装备等六大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实施钢铁、水泥、有色、煤炭、化肥、纺织、轻工等行业重大升级改造项目,推进战略性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华谊无为精细化工基地、淮北临涣煤焦化、定远盐化工、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创建一批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以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文化和旅游、房地产、居民服务、农业和农村服务等八大服务业,全面增强服务业对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支撑能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科技创意、服务外包等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支持黄山市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

    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和低碳技术应用,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控。继续实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十大节能重点工程,积极推广能量系统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绿色照明产品。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加快实施新能源电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建设“以奖促治”,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适时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继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节约保护,加快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启动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亚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开展淮河流域枯水期和汛期污染联防。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力度,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安徽杰出人才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专家、科技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建设一批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人才评价和分配体制创新,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深化拓展“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及时把握国际人才流动趋势,大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皖创业。

    (三)全面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格局。

    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和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制定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编制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物流、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教育、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启动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编制集中区总体规划及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鼓励与沿海地区以多种方式共建开发园区,吸引产业集群式转移。开展大规模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引导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基地入驻示范区。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定岸线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办法。积极推进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开展芜湖保税港区前期工作。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领导推进机制,明确省市县各级责任,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成效衡量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环保、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示范区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落实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若干重要事项,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合作组和协调会。继续推动市场准入、质量标准、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举全省之力,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扩大安徽影响,展示安徽形象。全面推进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合作,继续加强与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及西部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拓展对港澳台经济合作。

    推进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创新引资方式,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重点推行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及生产、采购、研发中心入驻我省。认真落实与央企合作成果,确保签约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建立与央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

    积极稳妥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构建海外服务营销网络,开展境外资源勘探开发与农业开发,实施优质资产并购和技术研发。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总承包,参与援外工程建设,带动成套设备和原材料出口。大力扶持具有徽风皖韵的文化产品拓展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探索与自由贸易合作区和友城间政府经贸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同业商会和现有海外窗口作用,提高“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

    (四)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认真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3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个。加快推进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增加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并逐步扩大到全省。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加快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加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支持,大力扶持本土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引进境内外农业产业化优势企业,着力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项目和品牌两个关键,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突出标准化和订单生产,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加强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引导和利益调节,创新经营体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开展资金互助和土地股份合作。进一步办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第八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会、安徽绿色食品名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加快淠史杭等7个大型及一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开工建设3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3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抓住国家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机遇,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广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依托自然、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强化土地供给、资金、技术等支持,大力发展能吸纳更多农民就业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商贸餐饮、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增收空间。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务输出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油茶等经济林,帮助农民兴林致富。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推进“552”扶贫行动计划,减少贫困人口40万。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认真总结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经验并加快推广步伐,深化农村土地综合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支持各地探索符合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五)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培育壮大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

    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加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强辐射带动力、产业支撑力和综合承载力,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加快合肥经济圈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一体化,促进省会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加快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推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的倾斜力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增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煤电等资源优势,加大对开发园区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培育壮大新型资源精深加工、现代煤化工、现代中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农业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粮食主产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优势产业带,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外出务工与本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推进合肥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结对合作,落实具体项目,鼓励以多种形式共建开发区,加快培育皖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继续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完善财政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体制,简政放权,进一步下放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扎实有效推进扩权强镇工作,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活力。强化政策支持,以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培植财源为突破口,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和特色经济,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实施分类指导、分类考核,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大别山区、革命老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扎实推进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

    加快重点城镇规划和建设步伐。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住宅小区集中。

    大力发展一批具有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的县城和重点镇,培植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规模大、层次高、辐射力强的专业镇,培育一批个性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古民居保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推进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六)高度重视财税金融,强化发展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更好地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

    进一步做好财税工作。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清费治乱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更加突出重点,发挥财政对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作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社保费征缴,规范税费收入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体系,进一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整合现有存量资产,规范资金运营管理,提高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本规模和信用等级,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防范政府投融资风险。

    着力提升信贷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继续落实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各项政策,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制定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的激励政策,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办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密切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全面落实与国有商业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继续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额度,力争信贷资金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更多的农信社组建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支持经营良好的农村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推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鼓励和规范各级各类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继续引进省外银行入驻我省,加快各类银行在皖布点步伐,支持合肥设立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后台中心。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信托、企业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推进“信用安徽”建设。依法打击各类金融犯罪,大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