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河南省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河南省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01月12日 14:19   来源:河南日报   


    


    各位代表!

    2008年是河南改革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突如其来的挑战面前,我们上下一心,沉着应对,奋力攻坚,不懈工作,在困难情况下迈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步伐,培育了中原崛起新优势,进入了科学发展新阶段。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始终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既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有效地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积极应对挑战与抢抓发展机遇相统一。始终辩证地分析看待形势,既做到见微知著,迎难而上,周密应对,又看到危中有机,顺势推进结构调整、企业重组、节能减排等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努力化危为机、加快发展。三是坚持抓好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注重长短结合,“办急事、抓大事、谋专题”,在立足当前、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着眼长远,深入谋划粮食核心区规划、战略支撑产业培育、现代城镇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重大问题,为加快跨越、实现崛起夯实基础。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利用市场需求约束加剧形成的倒逼机制和要素约束减弱的有利时机,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中原崛起的体制机制。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办实事、办好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各位代表!

    在困难形势下能取得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我省影响日益加重,市场需求不足凸显,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经济下行和财政保障压力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务工面临新困难,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压力增加,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比较突出;个别领导干部作风浮漂、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扩散,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压力加大。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我国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重合,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需求不足和竞争加剧双重挤压,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使得我省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非常严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更大困难。但总体上看,我省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逆转。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必然促进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组,有利于我省扩大开放、借力发展;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三农”投入力度,有助于我们争取更多支持加强薄弱环节,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区域竞争格局重塑,有利于我们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等方面有巨大空间;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我省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与沿海地区相比,体制、政策差距在缩小,区位、资源、市场及要素成本优势在上升,这些都为我们应对挑战、克服困难、逆势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立足于应对挑战,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努力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更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努力化危为机,借机发展,力争经过新一轮调整,使综合经济实力有一个大提高、发展方式有一个大转变、区域竞争力有一个大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防冷消滞、保暖促长”,着力“应挑战、抓机遇,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打基础”,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加快中原崛起。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万元GDP能耗降低4.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4%和4.7%。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中原崛起夯实基础。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努力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势越是严峻,推进科学发展的要求越是紧迫,越要把加快跨越、实现崛起与科学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应对当前危机和促进长远发展实践中,始终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实现中原崛起这一战略目标不动摇。实现中原崛起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的殷切期望,也是亿万河南人民的美好期待和福祉所在。越是在困难形势下,越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努力加快中原崛起步伐。三是必须把应对挑战、保持增长作为当务之急。针对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突出问题,努力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积极实施财政、金融“两大政策”,加快推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两大转变”,着力落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改善环境“三大保障”。通过抓好以上“十大举措”,坚决打好扩需求、保增长这场硬仗。四是必须把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必须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克难攻坚,改革创新,着力构建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六是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扩大消费、促进增长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在困难形势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已成为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必须增强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政策措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多出实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着力扩大投资需求。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切实调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两个积极性,加快实施“8511”投资促进计划:重点在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镇建设、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社会事业8大领域,开工建设500个以上超亿元重大项目,带动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万亿元。交通方面,力争完成投资650亿元。加快建设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漯阜铁路升级改造等项目,确保建成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开工建设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运煤通道河南段等项目,加快实施郑州、洛阳和南阳机场改扩建工程。争取铁路在建总里程2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开工里程319公里、在建总里程1000公里以上。能源方面,力争完成投资680亿元。加快西气东输二线、榆济线河南段等项目建设,建成郑煤赵家寨矿、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管道河南段等项目,争取开工南阳高庄核电前期工程。全年大中型煤炭矿井在建总规模达到2600万吨,电源开工570万千瓦、在建装机总容量1600万千瓦以上,电网开工1725公里、新增2000公里,在建油气长输管线4580公里。农林水利方面,力争完成投资500亿元。加快推进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全线开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面开工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争取开工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力争开工汝河、贾鲁河等防洪河道治理工程。信息化方面,强力推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完成省级内外网网络整合工作,加快推进省市县电子政务“三级中枢”整合,启动信息惠农、行政效能、环境监测、企业信息化等一批应用系统建设。

    (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把调整收入分配、发展服务业与扩大消费结合起来,大力开拓消费市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建国前老党员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落实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增加对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房地产企业多开发建设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鼓励大型房地产企业进行集中连片开发,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住宿餐饮、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开发与节假日调整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和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继续优化消费环境。落实居民购买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的鼓励政策,全面清理消费领域相关规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6000个农村连锁便民超市和一批配送中心。实施2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完善家电下乡补贴办法。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着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发展路子。落实国家鼓励出口政策,制定我省具体措施,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非洲、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扩大高技术和机电类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鼓励紧缺资源能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

    (四)着力落实财政金融政策。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扩大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法定支出、工资发放、改善民生、落实配套资金、“十大实事”等资金需要。全面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进金融服务,保证流动性供给,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鼓励银行业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有市场、有竞争力、发展前景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发展,加大对产业转移、企业重组的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方式,支持企业择机上市,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政府投融资主体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扩大信托融资规模,争取设立省农业开发等产业投资基金。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担保机构,3月底前全面建立省市县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五)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企业搞好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省内外市场。继续组织企业、项目单位开展银企洽谈、供需对接等多种活动,促使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协作关系,提高抗风险能力。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把服务企业与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高。搞好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组织好煤电油气运供需衔接,努力保障重点企业要素资源供给。

    四、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力保农业农村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提高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标准。继续开展水稻、棉花等政策性保险试点,试行玉米政策性保险,探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地方性农业保险体系。

    (二)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启动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重点建设3个万亩连片小麦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积极推进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建成商丘、周口、安阳大型商品粮基地,加快纳入国家规划的89个县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抓好213个小麦、玉米、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区建设,加速小麦、玉米主导优良品种换代升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竞争能力和保障水平。设立省级财政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支持粮油、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培育100家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建设10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花卉产业,支持洛阳牡丹、开封菊花、鄢陵花木等花卉生产基地扩规模、创品牌;加快发展茶叶、果品等优质特色园艺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支持27个肉牛主产县、26个肉羊主产县、45个生猪主产县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带发展,抓好夏南牛、豫南黑猪等新品种繁育推广,建设一批肉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和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并整合支农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33.8亿元,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工程,新增农村户用沼气75万户;筹措资金15亿元,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筹措资金40亿元,新建改建县乡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4000公里,改造大中危桥4万延米;筹措资金2.4亿元,完成1万个村镇绿化工程,创建30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完成14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和2万人的深山区独居户搬迁扶贫任务,再解决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温饱问题。完成1.06万人的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安置任务。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信社、农发行、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完善支持农民小额贷款办法。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